|
| 狗不理包子 |
北塘包子
於記(綽號於大眼)包子從1906年問世到現在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它的創始人是北塘鎮的於俊起,他的包子是用半發麪製成。一斤面摻半斤水。一斤面擀四十個皮,每個包子掐有十六到十八個褶,包子口沒有面疙瘩。北塘包子的特點是以蝦仁、蟹肉入餡,肉蝦幾乎各半,用香油、高湯拌之,吃起來鮮美適口,海味濃郁。
|
| 北塘蝦醬 |
北塘蝦醬
“老北塘”家食白蝦醬、麻線蝦醬、對蝦頭醬、蔥辣脆蝦皮、蝦油、及各種蝦油小菜,選用渤海之濱老北塘海口原始流域的特色蝦精製而成的。內含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鈣、碘、鱗等人體必須微量元素。品質天然純正,味鮮香美,可增進食慾,堪稱“北塘海味一絕”!
北塘豆腐腦兒
北塘豆腐腦兒是具有六十多年曆史的一種風味小吃。其主要特點是用海鮮制滷,隨着季節的變遷,魚、蝦、蟹等海貨上市的不同,滷裏的海味也因時各異。這種海味豆腐腦兒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熘龍肝
“龍肝”實則選新鮮肥大的狼魚,剖腹只取其肝,如指甲蓋大。二三十斤狼魚取一小碟肝,烹飪得法。李鴻章嘗後,感到鮮味特殊,讚不絕口。
燒粘魚嘴巴
海粘魚產於渤海灣,而北塘產的魚肥味鮮,特別是頭部兩個嘴巴肉鮮味獨特,此魚並不貴,貴在一條魚只取兩個嘴巴,一盤菜需幾十斤魚,此菜由前清傳至民國,多爲宴請貴賓饗用。
|
| 叉子火燒 |
叉子火燒
叉子火燒是塘沽傳統名點,有八十年左右的歷史,由北塘飯店經營。叉子火燒先用上等麪粉和食油製成劑,擀成方形,然後放在鐺子上初烤,待出嘎渣後再用叉子叉起來放在爐子裏烤制。由於燒餅不直接接觸燒器,因此受熱均勻,色澤金黃,層次可達十幾層,吃起來香酥可口。
馬記名吃
馬記(店主人姓馬行八)名吃有大餅、火燒、醬肉。大餅即嗆面大鍋餅,切着賣。面揉到一定程度再上鍋烙,具有天然的香甜味。火燒,方形半發麪,層多,選好豬自制醬肉、雜碎、自灌粉腸,風味獨特,俗語“火燒夾醬肉,吃起來沒夠”。郝記(店主人郝二),經營品種與馬記相同,除大餅火燒醬肉外還有蒸餃也很有名,主要操作人其子郝嘉儒。
滕家大餅鋪
品種有棗大餅,甜鹹條大餅,普通發麪大餅三種,還有豆餡面切糕、糖鼓等。糖鼓,大小如燒餅,薄皮、白糖小料餡,烤熟後,漲得很鼓,呈球形微扁,甜脆可口。
陳鴻雲的果子
果子也叫油條,陳鴻雲的果子以脆出名,竈燒蘆葦用溫香油炸,面案灑乾麪,不糊不疲,鹽、鹼、礬適量,掉在地面上就摔碎啦,據說裝在紙盒內帶到關外也不綿軟。
王吳兩家的燒麥
王(六)吳(四)鄉人以行幾相稱,兩家經常在過往行人多處撂挑售賣,邊做邊售,一頭是爐竈,另一頭操作,一個合好餡,大花瓷盤子放在上面,餡表面覆美着一層鮮蝦仁、鮮蟹黃、木耳等,邊做邊吆喝,攤雖小、物味美,很受青睞,他們的油炸糕也很受顧客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