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牛市裏中小散戶往往以爲高價績優股是大戶、機構們的專利,與自己無緣,可看而不敢碰。但以我自己投身滬深股市15年的經歷來看,我認爲高價績優股不僅值得買而且要敢於買。
我採用的是“母雞下蛋”操作法,即一年中買兩次股票:年初當公司財務報表公佈後(以證券報刊登爲準,千萬別道聽途說),選擇每股收益在0.80元以上,業績同比逐年增長,而且一定要10股送8股以上(母雞生金蛋),且盤子適中、機構重倉的股票,把自己的全部資金(或換股)投資於類似的幾隻高價績優股中,買完之後離開股市,不管大盤指數如何漲跌,堅持耐心持有。接下來股票會有除權填權,半年之後上市公司中期報表刊登,在第一時間把手中已除權的績優股再調換成新的10股送8股以上的高價績優股,以此類推,獲利肯定相當豐厚。
例一,去年4月貴州茅臺年報刊登送配方案,10股送11股(包括股改),又送權證紅利,我以每股86元買進400股,除權後成本每股38元,400股變成896股,並一直持有到今年3月,當茅臺股價上漲到100元時(復權200多元)拋掉換成馳宏鋅鍺。這隻股票也是10股送10股,我一直持有到股價漲到每股83元(復權170元),拋掉換成新的三隻高價績優股,即成都建投、國脈科技、山河智能,同樣是10股送10股。
例二,今年2月保利地產年報出臺後,我以每股48元買進200股,10股送10股後變成400股,成本每股24元,上漲到70元(復權140元)。(鄧海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