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師軍,今年50歲,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爲資源環境地球化學和地學核技術應用。今年5月8日,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成立,經有關單位推薦,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研究批准,倪師軍被吸納進入月壤特徵與月面環境專家組,參加了一些學術活動,成爲122名“探月專家”中的一員。
繞月探測工程是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首次開展的重大科技工程,來自全國80所大學和科研院所的122名專家專門研究“嫦娥一號”在飛行期間發回的所有數據,開拓和發掘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數據的應用價值。而這122名專家中就有咱成都專家!專家們究竟是怎樣工作?月球上有什麼東西?哪些東西最爲科學家關心?昨日,倪師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探索月球你也可以報名參加
鼓勵國內科技愛好者參與研究
按程序可申請一定級別的資料
坐在地球,探索月球。在外行看來,這樣的工作應該很神祕,而且帶有一點浪漫的色彩。但在倪師軍看來,進入專家組似乎不是外界猜測的那樣神祕。
倪師軍笑着說,他們的工作其實並不神祕,不是外界想像的衆多科學家穿着白大褂,擠在龐大的實驗室裏忙碌。事實上,成立專家組主要是開會交流,定出方向,然後大家各自回單位繼續研究。因此,他們的很多工作都是處於初始階段。“嫦娥升空,真正意義上的工作纔剛剛開始。”
倪師軍介紹說,相對於美國NASA、歐空局ESA等已經取得的月球探測豐富的資料來說,我國的“嫦娥1號”將要取得的繞月探測資料是中國的第一手資料。有了第一手資料,國際合作研究領域,我們的主動權就大多了。
他告訴記者,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曾在專家委員會會議上說,月球探測工程中心鼓勵國內和國際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鼓勵國際合作研究,也鼓勵國內科技愛好者參與研究。“根據科學研究需要,科技工作者和愛好者可以按一定程序申請一定級別的數據或資料。月球探測工程中心也鼓勵專家委員會專家積極向社會作科普宣傳工作。成都的志同道合者也可以一起參與工作。”
揭密月球豐富資源地球最稀罕
豐富太陽能,建月球電廠供給地球
月壤富含礦產,提供地球能源數萬年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地球人都知道月球裏面沒有嫦娥,也沒有玉兔和廣寒宮。那這次探月,我們最想知道什麼?
倪師軍告訴記者,總體來說,我們目前最想知道的問題有四大科學目標: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佈特點。探測月壤特性,開發月壤資源和能源。探測地月空間環境。
其中,探測月壤特性,開發月壤資源和能源是熱點。“目前的主要關注點還是能源和資源。”他介紹說,月球上可利用的能源主要有太陽能和核聚變燃料。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太陽輻射可以長驅直入,因此月表太陽能輻射強烈,有豐富的太陽能,可以在月球表面建立太陽能發電廠,從而獲得極其豐富而穩定的太陽能。不但可以解決未來月球基地的能源供應問題,甚至還可以用微波將能量傳輸到地球,爲地球提供新的能源。
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能源物質氦-3。由於月球幾乎沒有大氣層,太陽風粒子可以直接注入月球表面,太陽風粒子的長期注入使月壤富含稀有氣體元素。其中,最讓人們感興趣的是氦-3。它可以與氘進行核聚變反應,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由於氦-3沒有放射性的危害,因此防護設備簡單得多。
太陽風粒子的長期注入,使月壤中氦-3的含量較爲穩定,以美國“阿波羅”登月飛船和蘇聯的“月球號”自動取樣探測器採回的月壤樣品進行試驗分析,可以估算出月壤中氦-3的資源總量可達100萬~500萬噸,而地球上可提取的氦-3只有15~20噸。若能實現商業化利用,月壤中的氦-3可供地球能源需求達數萬年!
此外,科學家也極爲關注礦產資源問題。倪師軍說,月球表面分佈22個主要的月海中存在着體積約1010立方千米的月海玄武岩,這裏面蘊藏着豐富的鈦、鐵等資源。月海玄武岩中豐富的鈦鐵礦是未來月球可供開發利用的最重要的礦產資源之一。月球高地三大岩石類型之一的克里普巖,蘊藏的豐富的釷、鈾也是未來人類開發利用月球資源的重要礦產資源之一。
此外,月球還蘊藏有豐富的鉻、鎳、鈉、鎂、硅、銅等金屬礦產資源,也是各國關注的資源,也是科學家關注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