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衛東侯玉蘭夫婦昨(19日)晚舉行了紀念結婚30週年親友聚會。在聚會上,大家不禁回憶起30年前他倆結婚時的情景——婚禮上的一個特殊承諾

左衛東夫婦和他們領養的五個殘疾孤兒
昨晚,左衛東、侯玉蘭夫婦舉行了紀念他們結婚30週年親友聚會。在聚會上,大家不禁想起30年前他倆在婚禮上的一個特殊承諾。
1977年11月19日,相戀多年的左衛東、侯玉蘭幸福地結合了。當時,兩人都是普通工人,經濟上十分拮据,婚禮辦得也很簡樸。婚禮上兩人宣佈了一個特殊的承諾:在今後的日子裏,要做好事上千件。
滴水之恩記心中
其實,他們做出這個承諾並非偶然,因爲在他們的人生歷程中,都曾受到社會和他人的關愛與呵護。
他倆在家裏都是老大,左衛東有3個弟弟、2個妹妹,侯玉蘭有3個妹妹、1個弟弟,兄弟姐妹多,父母收入低,家庭生活都很拮据。特別是在大地震等自然災害期間,家庭多次面臨困境,是社會屢屢伸出援助之手,幫他們一次次渡過難關。左衛東至今清楚記得,度饑荒時,正值長身體的他們兄弟4人,常常餓得頭暈眼花,鄰居大娘常常塞給他們窩頭、蘿蔔,過年吃餃子、炒花生,更是不忘送給他們一些。1966年,左衛東下鄉到河北省饒陽縣當知青,隔壁大爺一家對他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接他到家裏過節,幫助縫衣做被。侯玉蘭家裏幹力氣活的人手少,1976年大地震後,又恰逢唯一的弟弟不在家。鄰居和同事幫助他們搭建臨建棚,後來又在廣開四馬路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不以善小而不爲
兩人深知,作爲普通百姓,自己難以做出驚天動地的好事,那就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不厭其小、不煩其多、貴在堅持。
婚後的30年中,他們先後在河北區王串場31段、南開區王頂堤、紅橋區佳園裏等地居住過,無論是掃樓道、清雪、修理公共電燈、爲災區和困難羣體捐款和物品,他們都是爭搶在先。在王串場31段居住時,他們樓下住着一位獨居多病的李大娘。相鄰4年間,他們像子女一樣照顧老人,把家務活都包了下來,搬走後還時常去看望;無論搬到哪裏,侯玉蘭每週日都會到位於南開區咸陽路的市養老院,幫助老人們洗衣服、買東西、收拾屋子;夫妻倆還參加了一個志願者俱樂部,非典時期到天津站發放口罩,節假日買門票到水上公園和薊縣風景區撿拾垃圾,各種公益事他們都不落下。從去年11月開始,他們又領養了5名被遺棄的殘疾孤兒。這些孩子最大的11歲,最小的6歲,因爲患有腦癱等病症,照顧起來十分吃力,但他們卻毫無怨言地擔負起繁重的家務,並且把各方面料理得井井有條。
好事做到永遠
結婚30年,民間稱爲“珍珠婚”。30年來,左衛東、侯玉蘭夫婦以珍珠般純潔的心靈,努力爲社會和他人做好事,當初參加他們婚禮並伴隨他們一路走來的親朋好友,試圖歷數他們究竟辦了多少件好事,可難以數清。昨天,就在衆人祝願他們夫婦將來攜手到50年“金婚”、60年“鑽石婚”時,他們也再次莊重承諾:要把好事做到永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