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新華澳報》今日刊文指出,在陳水扁蓄意要藉拆卸“大中至正”牌匾來挑起族羣惡鬥,以圖選舉利益之時,廣大泛藍支持者應當認真領會馬英九的呼籲,冷靜下來,不要再上陳水扁的當。原文摘錄如下: 眼看到民進黨的選情都出奇地冷清,一心要讓民進黨在選舉中保衛政權,以求即使在卸任後,也不會被清算其貪瀆犯行的陳水扁,急不可待地祭起了民進黨的傳統習慣選戰招式,挑動族羣惡鬥,以激化民進黨傳統支持者的熱情,防止基本盤因對民進黨領導無方不滿而放棄投票權。於是,陳水扁在大搞“入聯公投”及“去中國化”的活動之後,又打起了臺北市中正紀念堂的算盤,指使其親信“教育部長”杜正勝下令折除中正紀念堂正門“大中至正”牌匾,以圖挑動藍、綠兩派羣衆惡鬥,製造混亂衝突,並將“維護威權反民主”、“不愛臺灣反正義”的大帽子扣在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和馬英九的身上,讓其屢試不爽的選戰詭計得逞。 民進黨當局要折除“大中至正”牌匾的行動,果然刺激了一些深藍羣衆的反彈,紛紛聚集在“大中至正”牌樓旁,誓死護匾,並與前往反嗆的泛綠支持者頻頻發生肢體衝突。而由“教育部”請調的保安警察(相當於大陸地區的武警),與臺北市長郝龍斌調令的臺北市警察局警察,也各爲其主,分峙對陣。親民黨“立委”張顯耀則聲稱要號召萬名羣衆包圍“教育部”,緊張的氣氛一觸即發。而昨日上午所發生的一輛小貨車衝向正在現場採訪的記者,導致五名記者受傷流血事件,更使藍綠雙方情緒沸騰。一場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很可能會在這兩天內爆發。 正在此時,馬英九站了出來。他一方面譴責民進黨當局的粗暴做法是反民主及與“和解共生”相對立;另一方面又指出民進黨當局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仇恨挑起衝突,以謀取選舉利益,因而他呼籲民衆冷靜,不要隨之起舞,以選票來反擊民進黨當局。馬英九還承諾,將來若有機會執政,將採取合法的方式,把“大中至正”掛回去。 馬英九的呼籲,頗爲理性,也頗爲及時。爲此,包括《聯合晚報》等媒體和社會人士,都指出泛藍支持者的抗爭行動,正中陳水扁的下懷。因此,馬英九的響應方式,值得讚許。泛藍支持者若不滿民進黨的做法,最簡單的方式不是大吵大鬧,而是積極用選票把政權拿回來,用合法的方式,實踐自己的理想。 馬英九之所以有如此冷靜的思考,這固然是出於他向來中道、不願捲入口水戰的本身性格;但更重要的是,“紅衫潮”使陳水扁“鹹魚翻生”,並令他馬英九本人被纏入“特支費案官司”的教訓,使馬英九“吃一塹,長一智”,不再輕易上陳水扁的當。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