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新加坡12月7日電(記者張永興)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的“四海論道-解讀中國製造”論壇7日在新加坡東方文華酒店舉行,出席論壇的中新演講嘉賓一致對中國製造業近年來取得的快速發展給予積極評價,並對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作爲論壇的主講嘉賓,中國“全國勞動模範”、山東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介紹了濰柴公司及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製造業與世界製造業的合作前景。 譚旭光說,近年來,濰柴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不斷深化改革,推進自主創新,研發出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機,改變了中國大功率商用車動力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實現了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相信中國製造業在21世紀將會大有作爲。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經商處公使銜參贊李銘林在演講中指出,中國經濟的起飛是以製造業的發展爲支撐,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基本上形成了門類齊全、產業鏈相對完整的製造業體系。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發展成爲全球重要的製造基地,與發達國家在生產技術、產品質量和企業實力等方面的差距正逐漸縮小,一大批產品的製造能力居世界前列,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邁上了新的臺階。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李國基在演講中表示,現在,中國製造也到了全面升級的時刻,需要在服務、品牌、品質和知識產權等方面不斷提升,相信今後將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夠在世界舞臺創出自己的品牌。 新加坡是“四海論道-解讀中國製造”論壇活動的第四站。 (責任編輯:車東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