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圖表:2007年1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6.9個點
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今年11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總水平再創新高,同比上漲6.9%,其中食品類價格漲幅最高達18.2%。
其實,在公布這一指數之前,老百姓已經在現實生活中有所感受。『錢不值錢了』、『吃不起肉了』,他們明顯感覺自己兜裡的錢『毛』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漲,對於民生尤其是對低收入群體來說,最直接的含義就是,他們原本就很有限的收入又貶值了。如果居民的收入都用來消費食品類,那麼今年的100元,只相當於去年的82元。
誰都知道,低收入群體生活支出結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食品類消費支出佔他們收入的一大半,『先填飽肚子,再顧其它』,是這部分群體最現實的生活理念。物價上漲特別是食品類價格上漲,會直接導致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更加艱難。要減輕他們由於物價上漲所帶來的生活重負,必須從制度層面,解決他們收入過低的問題。從目前來看,重點應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解決特困群體的生活保障問題,適時適當提高低保標准並采取其它扶助措施;二是解決最低工資標准落實問題,利用政府公權力促進最低工資落實到位;三是解決一線職工工資收入過低問題,通過建立職工工資隨企業效益和物價指數提高而正常增長的機制,保證職工收入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改善民生、扶助民生,是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課題。面對由於CPI上漲給民生帶來的壓力,任何一個有責任感的政府,都是不會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