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翔用木頭制作的兩件工具,可以幫他對付隨時掉下來的下巴記者苗波攝 他沒想到 拔牙後嘴巴卻合不上了,第二天下巴開始連續反復脫臼,4年來花費20多萬元醫治無效 他的對策 有時候一分鍾都要脫臼好幾次,隨身帶著兩個木棒,要是下巴脫臼了就自己敲上去 他很痛苦 只能吃點軟的東西,不敢多說話,疼的時候用頭撞牆,25歲小伙被疾病折磨得連死的心思都有 最多的一次,他的下巴一天脫臼三十多次,『有時候一分鍾都要脫臼好幾次。』他還隨身帶著兩個木棒,要是下巴脫臼了就自己敲上去。27日下午,小翔(化名)難過地說,他已經讓疾病折磨得心力交瘁,連死的心思都有。 下巴脫臼一天最多三十多次 今年25歲的小翔家住在西安市朱宏路,27日下午2時許,他從醫院進行完下巴復位回來,還躺在床上休息。他媽媽井女士敘述起了他患病的經過。 2003年10月,小翔的嘴裡長了四顆智齒,隨後家人就陪同前往西安市東郊一醫院檢查。經過5個小時的治療,纔拔掉了一顆智齒。智齒雖然拔掉了,卻發現嘴巴合不上了,他們就返回去找主治醫生,醫生下班了沒找到。心想可能只是常見的脫臼,他們就沒太在意,用手在下巴上扶了一下就回去了。 從第二天,小翔的下巴就開始了連續反復的脫臼,有時候在一分鍾的時間裡就要脫臼好幾次,最多的一天,下巴脫臼三十多次,一次他前往醫院進行復位,剛從醫院出來,下巴又脫落了,無奈之下,只好返回去再進行一次復位。四年來,小翔先後前往北京、河北、上海、香港等地的醫院進行治療,幾家醫院都將小翔的病情診斷為『右側顳下頜關節陳舊性脫位』,花了20多萬,但是都沒能讓他下巴停止脫臼,『孩子只能吃點軟的東西,平時不敢說太多的話,疼的時候用頭撞牆,在房子裡來回轉圈圈,什麼苦都受過了。』 疾病折磨開朗小伙變得懮郁 27日上午,小翔的下巴再次脫臼,他爸爸石先生陪他前往西安市西華門附近的一家醫院進行扶正,『在醫院裡,他難受地躺在地上大聲喊叫。』石先生說,小翔原來的性格很開朗,上大學時學的是美術史,每次考試都是第一,畢業後又找了一個不錯的單位,但是出現這毛病後,孩子上不成班了,性格變得內向懮郁,不願意和別人交往,甚至喪失了對生活的勇氣。為此,他們夫婦倆背地裡不知道哭過多少次了。 聽見說話,小翔從房子走了出來,腦袋上還裹著紗布,他艱難地表達著自己的感受。他說,他自己准備了兩個木棒,下巴脫臼了,就將一根放在嘴裡,用另外一根去敲擊,根據杠杆原理,這樣就可以扶上位。在下巴脫臼的毛病持續的這幾年裡,每次去醫院前都充滿了希望,可是每一次都是失望地出來,欲哭無淚的他甚至連死的心思都有。 說了幾分鍾話後,下巴感覺到疼了,小翔轉過身低下了頭。 陝西省人民醫院口腔科醫生說,小翔的下巴反復脫臼,也符合『習慣性脫位』的特征,這樣的病例比較少見。一般情況下可以采取扶位固定的治療方法,但是因為小翔的顳關節囊和顳關節韌帶比較松弛,所以常規的治療效果可能不理想,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縮短其顳關節韌帶。(記者卿榮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