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工程現場,同時進駐了兩支施工隊伍。一支隊伍負責填土,另一支進行打樁。記者到達時,填土施工仍在緊張進行。
“做這個工程很辛苦,但爲了確保工程如期進行,值得!也算我們爲濱海新區建設做貢獻了。”當問及這段時間的施工感受時,一位工人這樣說。他告訴記者,從10月底到現在,已經施工兩個月了。剛開始時,大家被分爲兩個班組,輪流上陣,夜以繼日的施工,目的就是讓火箭基地第一棟廠房——貯箱及焊接廠房地塊早日具備樁基施工條件,這麼長的時間裏,從來沒有人休過假。但這還不是最辛苦的,爲了確保工期,從上週開始,大家已經“連軸兒轉上了”。原來的兩個班組同時進場作業,工人們忘記了日子,忘記了晝夜。睡覺、吃飯都沒有固定時間,“誰幹累了就回到車裏眯上一覺,起來以後接着幹,好幾天都沒有正經休息了;餓了的話就從附近訂份盒飯,找個地方吃了,順便休息一下;前幾天降溫,就在羽絨服外面再套上棉大衣繼續幹。非常時期嘛,大家都‘拼’了,能夠確保工程順利進行,也算我們爲濱海新區做些貢獻了。”
說起新年的元旦,很多人早已經忘記了。這個施工隊中所有人都是天津人,但大家卻接連好幾天沒有回家了,因爲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是天津人,所以更不能在這個項目上丟天津建築工人的臉。“這個時候還過什麼元旦。希望忙完這陣,能夠好好休息一陣,陪陪孩子,然後能過上個好年就行啦!”一位正在施工的工人說出了心底的願望。
與此同時,在進場的地方,安放着一個大型的集裝箱。走進去才知道,這是打樁隊伍的集體宿舍。雖然地方不大,但設施卻很齊全。一進門是個休息室,幾名工人正在通過DVD觀看成龍的電影。再往裏是宿舍區,上下鋪總共12張牀,屋裏有電暖器和空調,氣溫很適宜。最裏面則是工人們的廚房,由一名專業的大廚每天負責採購和做飯。進場沒幾天,但工人們對這裏的環境還都比較滿意,“冷不着餓不着,後勤保障很充分”。王班長介紹,樁基施工已經開始,兩個班組的工人倒班,早上8點上班,晚上6點下班,但忙的時候可能要加班到12點。每天夜裏,工人們還要輪流值班,看守重要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