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首次啓動最高應急預案
昨日,武漢市首次啓動今年以來最高級別融雪防凍工作預案——突發性降雪處置預案。
根據應急預案要求,確保“應急物質、值班人員、應急隊伍、應急措施”四到位;及時補充防凍化雪物資、器械裝備,確保關鍵時刻上得去,上得快;加強巡查,及時處置路面各項應急情況。市區指揮部,各區、各責任單位巡查人員、24支應急隊伍要全面加強路面巡查;市區指揮部全面掌控全局情況,及時調度,同時,巡查人員做好現場調度,一旦出現問題現場落實督辦;組織“門前三包”單位開展防凍除雪活動,方便市民出行。
據瞭解,根據冰凍、小雪、中大雪、特大雪及突發性降雪5類不同情況,武漢市制定了具體的融雪防凍工作預案。(記者彭磊、通訊員葉火生)
連綿大雪,挑戰城市“生命線”
昨天,武漢中心氣象臺發出暴雪紅色預警:又一場大雪來襲。交通、供水、供電、供氣、通訊等這些維繫城市正常運轉的“生命線”和“血脈”,面臨着更加嚴酷的考驗和挑戰。
昨日,持續的大雪低溫使武漢累計發生5000多起停水事故,造成10多萬市民用水困難,供水熱線95610已被打爆,所有的搶修人員白天黑夜地連軸轉。
全市天然氣供應穩定,沒有出現特大搶修的情況,幾天前因風雪造成的搶修點,正在恢復之中。
供電部門接到的開關跳閘、電線壓斷等故障報修比平時稍多,大量的搶修人員和電力急救車出動,保障了大雪天電力供應基本正常。8000名公安民警上崗上路,截至昨日下午5時,警方共接羣衆110報警6400餘起,全市治安平穩,交通井然有序。
120急救車的出車量比平時多了三成,平均每天出車180餘次,因雪天增加了不少心腦血管發病者、摔傷骨折患者,但生命的綠色通道始終暢通。
因電取暖器造成火災事故頻發,消防人員除了枕戈待旦外,還每天對消防車“熱身”,確保車輛不被凍住。
市民的“菜籃子”裏,魚、肉、菜、水果應有盡有,餐桌上仍然可以吃到當天的瓜果蔬菜。
……
在連綿大雪的不宣而戰下,我們看到,政府投入巨資建設的這些與民生相關的基礎設施立下了殊勳,保證了大部分“生命線”在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面前,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維繫了整個城市的“血脈”暢通。但同時,一些“軟肋”也暴露無遺。
街頭的士難搭,市民出行十分不便;水管凍裂,水箱罷工,2000多公里供水管網趨於老化;電煤儲備不足,電力供應吃緊……
當特大自然災害到來時,城市“生命線”面臨的是最爲嚴酷的檢驗。專家認爲,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應與城市發展同步,這是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政府積極迴應公衆不斷增長的公共需求,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創新,切實履行好政府職責,適時加大對公共設施建設的投資,強化城市功能,以達到方便和提高人民羣衆生活質量的目的。
專家呼籲,只有將抗災減災意識貫徹落實到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的全過程中,做到“硬件很硬,軟件不軟”,城市的“生命線”才能暢通無阻,城市肌體才能永葆活力。
鐵路公路航空昨均有延誤
喘息幾日後,茫茫白雪捲土重來,高速公路、機場和鐵路再次面臨考驗。
昨晨8時,除武黃、岱黃、黃黃高速公路外,省內其他高速公路全部封閉。17時,京珠、漢宜以及漢十高速的孝感北—琚灣段開通。
各大客運站出於安全考慮,上午10時前,均未發班。陽新、黃石、仙桃、監利方向午後才陸續開通班車。
天河機場的情況稍好,凌晨3時至早上8時40分機場關閉,之後正常起降。昨晚,因鄭州機場關閉,廣州和海口飛往鄭州的兩個航班備降天河機場。
鐵路方面,20餘趟北方來漢列車昨日也遇上嚴重晚點。其中從烏魯木齊到漢的T191次列車晚點6個多小時。
高耗企業拉閘限電
從本週起,武漢市對武鋼、漢鋼、華新水泥和遠城區所有高耗能企業實施拉閘限電,以保障居民生活取暖用電。
武漢供電公司目前已經全面啓動應急預案,通過加強對線路設備的巡視,及時消除故障隱患,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生活用電。該公司同時呼籲,晚上7時至9時是江城電力負荷最高峯,高耗能企業要儘量錯開高峯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