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緣由:2008年2月,第四屆老舍文學獎將進入初評階段。在走入第四個評選年頭的時候,老舍文學獎獎金大幅提高,該獎項成爲目前國內純文學獎中獎金最高的獎項。 這一舉動能否產生繁榮文學的效應?當今的純文學是否步入“不景氣”的陰霾?本報記者對老舍文學獎組織者、著名作家和文學評論家進行了採訪。 對話人:北京老舍文藝基金會祕書長傅偉 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 當代著名作家葉辛 老舍文學獎獎金首次“升值” 記者:這屆老舍文學獎評選提高了獎金,爲什麼要大幅提高獎金? 傅偉:這屆老舍文學獎在獎金的設置上比任何一屆都高。其中,優秀長篇小說獎1部,獎金從3萬元提高至5萬元。優秀中篇小說獎兩部,從1萬元提高至兩萬元。優秀戲劇劇本獎1部,獎金爲3萬元。這次獎金大幅提高之後,獎金不僅創下老舍文學獎的歷史之最,而且成爲國內純文學獎中獎金最高的獎項。 爲什麼要提高獎金,我一直覺得,文學獎的獎金是對一個文學作品生產者獎勵或者說支持的表現方式。一個文學獎評選,對於作者來說,雖然榮譽比獎金更重要,但實際可以量化的標準是獎金。一個能獲得權威獎項的作家,應該達到獲得獎金可以讓自己10年衣食無憂、可以在10年時間裏不考慮金錢安心來創作的效果。 我說希望獎金能讓作家10年衣食無憂,有人估算按照這樣的標準,獎金至少是30萬元,我自己覺得獎金爲50萬元比較合適。中國人有諾貝爾文學獎的情結,諾貝爾獎之所以知名,其中一個原因是其獎金數額高,獎項權威。 關於提高獎金與商業贊助 記者:這屆獎金大幅提高,與在操作方式上引入商業贊助有關嗎? 傅偉:這屆評選獎金大幅提高,也不是純商業贊助,因爲我們沒有給提供活動禮品的唐山紅玫瑰骨質瓷公司以冠名。這次募集的資金主要還是通過領導和朋友關係的努力。獎金能夠提高主要是主辦方在資金分配時多分配一些。 老舍文學獎的獎金全部來自民間募集。我們沒有國家財政撥款來保證獎金和評獎的運作,全部資金都靠募集。 葉辛:我們僅靠民間募集的獎金,金額“升值”與經濟發展很不成比例。中國作協主辦的最權威的純文學獎項之一的茅盾文學獎,獎金最初來自於茅盾先生捐獻的25萬元稿費。茅盾先生當時捐獻的25萬元是個天文數字,在人們月工資只有三四十元的情況下,作家獲得一兩千元獎金,物質上的獎勵之豐厚是不用言語的。20多年過去了,人們工資水平提高了很多倍,國民生產總值也是翻了好幾番,但是我們文學獎的獎金基礎還只是這麼一點,操作這個獎項顯然不夠用了。 白燁:中國的純文學獎的獎金並不高,即使這次老舍文學獎提高了獎金金額,是一個可喜的變化,但就提高之後的數額,我覺得還是不高。前段時間有報道,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獲得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獎金是1000萬瑞典克朗,大約摺合140萬美金。愛爾蘭女作家安妮·恩賴特獲得英國布克文學獎,獎金5萬英鎊,約合77萬人民幣。 我國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冰心文學獎和老舍文學獎都是知名度比較高的文學大獎,獎金也只有3至5萬元。這與作家爲作品付出的心血是不成比例的。 獎項“含金量”升值? 記者:獎金提高之後,這個獎本身的“含金量”是否也能隨之提高? 傅偉:獎金提高的最終目的還是鼓勵優秀的作品和作者,使老舍文學獎的“含金量”不斷提升。老舍文學獎至今已有7年曆史,雖然時間不長,但享有北京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特別是在國外,老舍文學獎受認可的程度比較高。怎麼能保證這個文學獎評選的“含金量”,我覺得有幾個問題。 一個是我們要請到最頂級的評委。因爲在北京,這個地域優勢能保證我請到國內最知名、最頂尖的文學家和評論家。除了高水平的評委,包括基金會在內的組織人員也要自律,我們特聘請北京市第二公證處的同志全程監督評獎工作,並給予公證。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作品的水準,這與文學的整體環境有關。 白燁:老舍文學獎雖然只評選到第四屆,參選作品主要在北京地區,但這個獎在文學界特別是在小說界的分量還是很重的。看一個文學獎的“含金量”,我覺得應該看其中獲獎作品在社會中引起關注的程度。不是說,一個文學獎的獲獎作品所有讀者都要覺得好,衆口難調,事實上作品也很難做到這一點,但一個獲獎作品能引起讀者的關注,這個評獎才能說有分量。 關於“文學的邊緣化” 記者:獎金的提高顯而易見,那麼從歷屆獲獎情況來看,參評作品和獲獎作品的整體質量也是隨着獎金提高而不斷提高嗎? 傅偉:如果說在歷屆老舍文學獎中,獲獎作品乃至參選作品的整體質量是提高還是下降,我覺得很難用這麼簡單的語言概括出來。因爲文學獎評選中的文學作品質量和整個文學大環境有關,和讀者的閱讀量有關。 我個人感覺,當今處於低潮期的文學的確不能和上世紀80年代文學高潮期相比。反而,我現在對網絡上出現的一些作品有這樣的閱讀興奮。 記者:但這樣的網絡作品目前仍不在老舍文學獎的評選範疇中,你有沒有考慮過,隨着時代發展,傳統純文學獎也將網絡文學形式納入其中? 傅偉:至少在目前,老舍文學獎的評選範疇還不能包括網絡文學,這也是受資金限制,我們現在沒有資金來擴大規模或是操作一個網絡文學評選。 白燁:所謂文學不景氣、純文學邊緣化的說法,我不是很認同。我認爲這是一些人的極端觀點。我想沒有人能夠說自己看完所有發表的文學作品,自己能完全瞭解當代文學的形勢。一些作者和評論家以自己有限的文學接觸範圍來做全局的評價,不景氣等說法並不客觀。 不管怎麼說,純文學獎的獎金提高是一件好事,可以讓更多的讀者關注文學,讓更多的人關注閱讀。(記者袁婷)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