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期間赴廣州抗險救災的北京鐵警,在風雨中奮戰了10個晝夜後回到北京。126名鐵警平均每天只睡2.5個小時,其中78人感冒、發燒和腹瀉,但他們卻救助了暈倒、擠散、摔倒以及患病的旅客120餘名,疏導了數以百萬的旅客。
十個風雨日夜,它記錄了首都鐵警危難時刻衝鋒在前、無私奉獻的精神。
風雪中出征首戰41小時
1月中旬一場50年不遇的大雪襲擊了我國南方十餘省市,京廣鐵路大動脈南段“梗塞”,擋住了成千上萬旅客回家過年的路,幾十萬旅客被迫滯留在廣州火車站。28日北京鐵路公安局召開緊急會議,派出126名首都鐵警精英赴廣州支援。這其中有30名所隊長和70名特警隊員,有的甚至顧不上通知家裏就出徵了。
27歲的北京鐵路公安處特警隊分隊長景威飛赴廣州時,患肺癌晚期的母親正在醫院救治。一邊是在雪災中期盼回家的千萬滯留旅客,一邊是母親與自己一起過年的最後願望,景威痛苦抉擇,最終含淚離開病房,奔赴廣州支援。
29日廣州下起少見的大雨,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車站候車室、臨時候車棚、廣場、站前街道擠滿了人,而肩背行李,懷抱孩子的旅客仍不斷向車站涌來,廣場被七八十萬名旅客塞得滿滿當當。
廣場中央指揮台上,50多歲的鐵道部公安局局長姜戰林已在風雨中連續指揮了41個小時,並親自舉標牌帶領旅客排隊進站。
北京特警隊員和戰友們一起,一次次插進人流,把混亂無序的人羣分割成幾小塊,層層疏散旅客。他們舉牌指引旅客進站,開闢人牆通道,通過迂迴緩慢行走,延長旅客進站時間……一連41小時,他們的棉衣被淋透,臉被凍紫,腳被冰水泡得麻木。有的隊員站不住了,就跑到附近商鋪買襪子,再套上塑料袋,作成“防水襪”。
用身軀護佑旅客平安
廣場區外圍拉起了警戒線,分段放行。但旅客們心急如焚,情緒激動,不時突破警戒線,潮水般地涌向廣場。爲防止人羣密度過大,每當人潮涌來,特警隊員們不顧個人生死,迎面衝上築起一道道人牆,任憑旅客衝撞、推搡、質問甚至謾罵。
31日,廣州氣溫創下了入冬以來的新低。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廣鐵路復通消息傳來,人潮再次擁向廣州火車站。13時,北京公安處紀委書記王連一和15名北京特警手拉手,在大雨中組成一道人牆,將擁擠的旅客分割成塊,疏導他們分批有序地進入臨時候車區。1小時後,特警雒新楓才發覺,他和戰友身上的雨衣已被擠得只剩下兩隻袖子。
2月4日凌晨,人潮從廣場東側豁口涌進,一名婦女彎腰去撿擠掉的揹包,結果被後面的人流推倒。特警劉建軍衝過去,用身體擋住擁上的人羣,不顧自己數次被擠踩,迅速將該婦女帶離人羣。
13時,廣場東側外圍警戒線被衝開一個缺口,人潮涌向第九臨時候車區。但該區內已有2000多名候車旅客,一旦廣場上的5000餘名旅客涌進,後果將不堪設想。王連一帶領特警隊員迅速迎上,高聲勸阻,直至人流涌動趨緩停下,一場可能發生的踩踏事件避免了。
一次次衝上,特警王偉的脖子和耳朵多次被抓傷,有的特警嘴脣被撞破,有的腳被踩傷。但隊員們忘記了恐懼和疼痛,就一個念頭:“衝上去擋住人潮!”
帶給寒冬溫情的突擊隊
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作戰的6名幹部被抽調到廣州,他們都具有應對大客流的經驗和處置突發問題的能力。120小時,北京鐵路公安局治安處副處長王樹彪等6人,一刻沒離開風雨中的廣場,一次次化解了險情。
2月1日上午,廣場上再次人滿爲患,隊員們接命在廣場西側開出預放區域,減緩旅客進候車室的速度。在密密麻麻的人海中開出一片開闊地,難度可想而知。起初焦急的旅客們根本不服從引導,猛往前擁。一位抱小孩的女士急得大喊,王樹彪忙安慰:“別急,這樣做是怕人多擠着孩子。走,我帶你們進去!”他抱起孩子,在人羣中開闢一道縫隙,將母子倆帶進候車室。在隊員們耐心說服下,旅客們陸續從預放區域有序進入候車室。
3日廣州火車站客流最高峯,由於車站外圍在放人時沒控制住,人流通過缺口涌向第九臨時候車區。北京處特警隊員立即組成一道人牆迎上。一名旅客情緒激動,打了隊員蘇宇一記耳光。蘇宇沒還手,反倒安慰對方。那旅客很慚愧,不僅道歉,還協助維護秩序。
當夜,候車區一位老人因發燒不住地哆嗦,北京特警劉立海不顧自己發燒,脫下警服大衣給老人披上,老人摸着大衣淚水直流。劉立海曾是運動員,因訓練受傷,腰椎缺一塊骨頭,腳上也有骨裂傷,醫生告誡不可受涼和長時間站立。他雖累得腿打軟,腰疼得出虛汗,卻硬撐着在風雨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