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來說,連體兄弟的手術是一次綜合考驗,自從定下了手術的時間起,醫院相關科室的醫生們就提前進入了準備狀態。在距離手術不到48小時的時候,由此次分體手術主刀醫生牽頭,骨科、外科、小兒外科和神經科以及藥理科和護理部召開了一次專門針對手術細節以及如何應對突發情況的會議。來自這些科室的主任醫師將從實際診療中以及論證中發現的疑點提供給了此次手術的主刀醫生,以方便他提前做好手術中突發情況的應急工作。
記者從此次術前準備中得知,除了分體手術的主刀醫生,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全軍創傷骨科研究所所長孫天勝和兩名助手外,此次分體手術將配備三套醫護人員,每套醫護人員都由3到5名監護醫生和1名麻醉師組成。分體手術完成後,由兩套醫護人員專門對連體兄弟進行植皮並做皮瓣,而另一套醫護班子則專門應對突發情況。醫生表示,儘管醫院從多方面對兄弟倆的身體進行了檢查,但是影像學的檢查必定與實際存在着誤差,只有等手術刀切下去,才能真正見到內部的真實情況。所以對於這些未知情況也必須做好應對,另外再配一套搶救的醫護班子也是必需的。
手術的方案得到了所有醫生的認可,但護理部的醫生此時也提出了一個顧慮,就是參加此次分體手術的醫護人員數量龐大,如何做好消毒和抗感染成了關鍵。經多方研究,各科室醫生一致同意除了做好每個參加者的消毒外,每套手術的醫生要呆在指定的位置,不能隨意穿越手術室或是走動,因爲每個手術室的空氣中細菌含量都不相同,這樣做就能防止氣體層流帶來的菌羣不平衡。
從手術的準備方案中可以看出,連體兄弟的手術並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一刀切下去,而是先在連接的一面切出一個口,再根據連接的實際情況,在此面切出一定的深度後,再讓兄弟倆翻個身,從另一面接着進行切割。對於這樣的手術方式,也是很多手術中不曾出現的,所以對於兄弟倆如何翻身,醫生們是最頭疼的。因爲切開了一面後,兄弟倆的血管或者是神經還是相連的,帶着這些“管子”翻身而又不讓它們變形或者是斷裂,對於負責翻身的醫生而言將是一個考驗。
此外,分體手術中的用藥以及術後的護理也是此次分體手術是否成功的一個重點。爲了讓兄弟倆渡過這道難關,藥理部專門收集了他們所處環境的空氣標本,以及他們的排泄物,分別做了細菌培養,驗證出兄弟倆的身體害怕哪種細菌、哪種消炎藥物適合他們的身體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