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的民居各不相同,小木屋、吊腳樓、四合院,窯洞……與千篇一律的賓館酒店相比,住民居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
喜歡住進民居,是因爲這樣纔可以把旅途的倉促轉化爲閒適,舒舒服服地洗去一身塵埃,心也跟着一點點慢下來,搬把小凳靜靜地坐在庭院裏,夕陽的餘暉淡淡地灑在身上,那一刻,自己便與當地的空氣水乳交融了……
喜歡住進民居,是爲了住進童年中的家園,當都市的住宅都只有箱子一般相似的建築時,各地民居完全不同的風格,讓人彷彿回到童年中的家裏,一種久違的親切在心底盪漾……
喜歡住在民居,還因爲民居里的人,我們無法在酒店的大堂裏認識一位異地的遊客,卻總能在民居的小院裏結交異鄉的朋友……
喜歡住進民居,其實最重要的,是因爲,我們總是嚮往在每一次旅遊的途中,都可以住進如同家一般的地方。
走到哪裏,都像住在家裏,這是我們住進民居客棧的理由。
鳳凰民居
臨水的地方,總是特別有靈氣。所以,靠水的古鎮,也總能撩動人們的心情。
走進水鄉或江邊古城,一定要住那臨水的客棧。倒映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入住的心情,也總是特別平靜。
聆聽美妙的山歌
鳳凰古城的住宿價格,臨江的與不臨江的相去甚遠,而其中的妙處,也許只有住在其中的人才能明瞭。
打開臨江吊腳樓的窗戶,眼前是碧綠的沱江,景觀自是簡單而柔美。白天的鳳凰是熱鬧的,沱江也是熱鬧,往來不絕的遊船穿行在江上,船上游人的對歌聲、嬉笑聲不絕於耳,古城變成一個旅遊區,吵鬧和喧囂的感覺,是難免的。
只有夜幕低垂,纔是沱江最美的時候。沒有月色也沒有星空的夜晚,所有的燈光已熄滅,所有的人都睡去——不,江的對面,似乎傳來一陣歌聲,是女孩子的聲音。沒有擴音喇叭,而歌聲卻飄飄蕩蕩地飄過江面,傳進吊腳樓。那歌聲,在夜裏聽起來,那樣柔美、清澈,就如月色般籠罩着全身。向江的對岸望去,只見對岸大樹下,影影綽綽有幾個身影。是她們在歌唱嗎?歌聲還在繼續,是連續不斷的山歌,時而低迴獨吟,時而歡快地合唱,然後,又漸漸地遠去,漸漸地停下……
不知哪裏響起一陣掌聲,還有人在高聲叫喊:“好歌!”嚇了一跳,才發現,原來在鳳凰,深夜裏卻總有人不願入睡。
坐看一場風花雪月
麗江民居
到麗江旅遊,民居是最應體驗的住宿環境。一泓清水在門前淌過,四面花枝俏麗,古樸的小城更顯清幽秀麗。住在這樣的民居里,也許不會像住豪華賓館那般舒適,可它有着最貼近生活的氣息,而那氣息正是無數逃離城市的人苦苦追尋的終極目標。
數數過往的歲月
古城的民居自然也是古老的。雖然可能被主人改造得更適合作爲客棧,有了標準房和衛浴設施,但其還是蘊含着古樸的氣息。
清泉門前過,葉綠花正紅,麗江束河農家客棧讓人感受到春的氣息
住進麗江古城那家客棧的當晚,我睡得特別沉。那矮矮的屋頂,小小的木窗,還有一推就“呀”地響起來的木門,似乎讓我回到小時候的家園。清晨推開窗子,一根樹枝從窗外伸進來,上面還掛着些紅色的小果實,感覺特別清新。主人在樓下做着簡單的早餐,香味飄上來了,彷彿就在家裏那麼熟悉。
客棧不大,但也住進了五湖四海的旅人。傍晚,大家都吃過晚飯,梳洗過了,一齊坐在客棧的小院子裏聊天。主人也加入我們的聊天中。她熱情地告訴我,院裏那棵結着紅色果子的大樹,是從她爺爺的時候就種下了,現在都有兩三層樓高了,而纏繞着滿屋的綠色藤子,也是有幾十年歲數了。大家一邊讚歎,一邊對院裏所有花木品頭論足。那樣子,更讓我回想起那個我們都喜歡隨便串門的年代。就彷彿,我們都不是來旅遊,而只是來到麗江,到這個主人家裏來串串門。
身心沉入黃土深處
晉陝窯洞
窯洞是神祕的,但事實上也是溫暖的。在窯洞裏,人的心情似乎特別安穩,也特別接近。
雖然在陝北、山西的大地上,作爲旅遊住宿所建窯洞是以石窯爲主,堅固整齊,不是傳統的土窯洞,但住進石窯裏,也能簡要地感受到,窯洞獨特的結構與住宿感受。
重溫久違的親切
總覺得,住進窯洞裏,一定就像是人類還在母體子宮裏的感覺那樣,雖然封閉,但也溫暖,放鬆。
人類最早的住房,也許就是洞,山洞、樹洞。在天然形成的洞穴中,人類開始有了避風遮雨的場所。並且在一個個這樣的洞穴中,開始繁衍生息,開始壯大,然後才逐漸走出洞穴、步入全新的天地。
洞穴,給予我們最早的安全感,那麼,住在窯洞裏,是不是也最能給我們這樣的安全感呢?
到陝北旅遊,住窯洞,表面上也許只是體驗一下當地人的生活方式,而究其深處,也許是滿足了我們內心深處,那個迴歸的渴望。
住在窯洞裏,想起母親,當然也就想起了家。
過足童話生活的癮
林中木屋
林中小木屋總是童話中的世界。
森林、木屋、白雪公主在小屋外唱歌、三隻小豬在小屋裏跳舞,童話世界的氛圍,總是從林中小木屋裏營造出來。
所以,住進林中小木屋最大的快樂就是感受那種童話一般的世界。
迴歸溫情世界
在整個童年階段,我們的童話故事總是離不開林中小木屋,所有童話中出現的可愛的小動物、可愛的人,都會住進這些小屋。
聯想到木屋,總會想起紅紅的火爐、白茫茫的雪地,也會想起金黃的胡楊林,牛羊在屋邊散步。當風雪在木屋上蓋上厚厚的積雪,而木屋裏燃起紅紅的爐火,那是一種何等溫情的家庭環境。也許正因爲小木屋,冬天到林海雪鄉旅遊更成爲一種嚮往。
秋天的林區小屋也有着另一種溫情。草地已漸漸變黃,胡楊林更加呈現着金黃色的光芒。人們在呼喚孩子回家,牛羊也回到各自的圈裏,踏着夕陽,返回木屋的心情是那樣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