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本報報道了海天馨苑等新型小區買早點難的問題。文章見報後,河西、津南及梅江等社區的居民紛紛打來電話,表示除了買早點不便外,買菜也是一大生活難題。民以食爲天,對於新型小區居民“吃”的又一難題,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走訪。 |
每日買菜就像打仗
家住金地格林世界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自今年元旦入住以來,吃夠了買菜的苦。“小區在外環線以外,現在入住的居民不是特別多,周邊配套很不健全,小區雖然爲居民配備了開往地鐵雙林站的免費班車,但雙林地鐵站附近的海天馨苑小區也沒有菜市場等配套設施,到雙林站後還得打車或者坐地鐵才能到菜市場。”李女士說,她買菜有三個途徑,一是去小區內一樓居民開辦的小超市。“那裏的東西比市場貴,菜的種類也不全。”二是到車程十幾分鐘的大沽南路易初蓮花超市購物。“我們家沒買汽車,拎着很多東西坐公交車挺不方便的,而且超市裏的蔬菜和肉蛋看起來也不如菜市場的新鮮。”三是下班後趕到單位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單位在南樓附近,每次買菜就跟打仗一樣,買完馬上趕着回家,真比上班還累!”
因爲這些原因,李女士每次買菜都要買出半個星期的菜量,家裏還常備土豆、蘿蔔一類能長期存放的蔬菜。“一些鄰居告訴我,他們趕早到何莊子菜市場買菜,但路途也不近。”
與金地格林世界居民處境相同的是,海天馨苑的居民也視買菜爲難題。居民趙女士每個週末都要早起到何莊子市場買回一週所需的菜,還換了一個容量更大的冰箱。
買便宜菜駕車出行
梅江香水園一位老年業主告訴記者,她的腿腳不方便,子女也不在身邊,加之梅江菜市場的菜價比其他市場貴,在她看來,買菜一直是個難題。
老人說,梅江菜市場雖然離她居住的小區不遠,但菜價是附近其他市場的一倍甚至一倍半。“西紅柿外邊1.5元給2斤,梅江菜市場1.5元纔給1斤。”老人說,去年夏天,在居民們的呼籲下,居委會曾聯繫了一個菜販到小區內賣菜,“時間是每週一、三、五上午,物業不收菜販管理費,只需對方每次賣菜後把場地收拾乾淨就行,菜價也與農貿市場的菜價差不多。沒想到,菜販進入小區後,一些居民認爲影響了環境,結果在個別業主的投訴下,菜販只來了一段時間就不來了。現在又得去梅江菜市場買菜了,不知什麼時候菜價能便宜些。”
在水晶城、汐岸國際、半島豪庭等更靠近外環線的新型小區,大多數業主買菜都得駕車出行。“我們經常去瑞江那邊的市場買菜,那邊的菜價比梅江菜市場便宜。”一位業主說。
小區賣菜難處不少
採訪中,記者看到梅江等地區的新型小區,底商均爲美容院、餐廳、咖啡館等,但沒有菜店。一家小超市的經營者告訴記者,現在店裏的飲料、菸酒等貨品很多都是廠家送貨,保質期較長。“蔬菜就不一樣了,誰買不新鮮的呢?如果一兩天賣不出去,損失肯定得由我們自己承擔……”
梅江菜市場內的一個菜販告訴記者,她的菜價只是隨行就市。“整個市場裏都是這樣,肯定不會比在浯水道露天市場那邊的菜價便宜。”隨後,記者又走訪了浯水道農貿市場。得知河西區靠近外環線的一些小區存在居民買菜難的情況後,這裏的幾名小販馬上有了興趣,但他們卻沒有一個願意“開拓”市場。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告訴記者,梅江地區街道寬敞乾淨,不允許在路邊賣菜。如果到小區內賣菜,需要與物業協調。要是物業收管理費,那就更難辦啦。
完善配套時間問題
對於新型小區居民買菜不便的問題,香水園居委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去年“引進”菜販的“菜籃子工程”夭折,但該小區居委會爲了方便居民,做過很多努力,也與周圍小區的居委會交換過意見。大家一致認爲,目前很多新型小區買菜難,實際上只是小區的成熟度問題。“這兩年小區周邊配套已經比前兩年好多了,加之居民的入住率高了不少,周圍商家也隨之增多,目前已有商家看到了居民‘吃’的商機,相信解決買菜難只是時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