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輸華大米未獲通關 可能受“毒餃子”案影響 日本對華出口大米的相關人士3日透露,出口中國的50噸大米於1月下旬運抵天津、上海兩港後遲遲不能辦理通關手續,目前仍被保管於港口的保稅倉庫內。 共同社報道,有分析認爲,受中國產餃子致人中毒事件影響,當地檢疫部門延遲了通關手續。日方準備儘早使大米通關,包括向中國政府提出要求。 日方有關人士稱,此前日本大米通關只需約三週時間。這批大米到港後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期間還包括一週的春節長假,但仍未有可以通關的跡象。 日中兩國政府於去年12月達成協議,日本將再對華出口150噸大米。最初的50噸已於1月初運抵天津和上海,並於當月下旬開始銷售。該日方人士擔心,如果通關時間被延長,“最早在3月內商店就可能斷貨”。 毒餃子事件發生後,中國檢疫部門加強了對出口食品的檢疫力度。以冷凍、加工食品爲主,部分商品的對日出口一度出現了暫停。 日本水產公司曾表示,該公司在山東省的合資企業等生產的冷凍食品從2月22日起就未能出口。雖然檢疫部門對工廠進行現場檢查後於28日恢復了商品出口,但由於擔心“其它省也可能採取相同的措施”,公司依然在蒐集有關信息。加藤吉公司擔心“如果出口手續繼續被拖延,就不得不考慮將部分商品轉回國內生產”。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日前發佈貿易統計結果稱,2007年對華貿易總額(不含香港)達到2366.4億美元,首次超過對美貿易額上升至首位。日本對華貿易連續九年刷新歷史記錄。由於在日本相繼出現食品安全問題,JETRO指出,“日本對中國的食品依賴程度較高,如果不盡快消除消費者的不安情緒,恐怕會使2008年進口額漲勢受阻”。 由於中日警方在“毒餃子”事件的原因上不同調,兩國原定進行的食品安全磋商將延期舉行,中國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訪日時間將推遲到兩會以後,有分析指,儘管中日高層均強調毒餃案無礙中日關係,但調查結果不同調卻可能引發外交對立危機。(秀夫) 相關消息:中日食品安全磋商將推遲舉行 兩國警方見解相異 (責任編輯:陳國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