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希思羅機場5號航站樓遭遇窘境令英國人尷尬不已:運營當天,行李運送系統故障造成大量航班延誤,成千上萬旅客滯留機場,29日又有66個進出航班被迫取消。 盡管如此,英國航空公司當日還是開出了所有長途班次。英航表示,情況正在好轉,應該很快就會恢復到正常的運行狀態。不過,據估計,30日還將有37個進出航班被取消。 雖然英航不斷向滯留乘客表示道歉,給他們提供每晚最多100英鎊的酒店住宿費用,但大批被延誤行程的乘客仍然怨聲載道,因為100英鎊為兩人享用,也只能支付房費的一半。雖然他們有大量時間來『欣賞』被英國女王稱為『英國通向21世紀的門戶』的新航站樓,但心裡卻想著如何盡快離開這裡,回家與家人共度周末。 混亂局面苦了乘客,英航的日子也不好過。根據歐洲相關規定,英航有可能要向每個滯留乘客支付5000英鎊的賠償金。為此,英航不得不苦思冥想將損失控制在最低水平。 耗資高達43億英鎊的5號航站樓是一個大型的玻璃牆建築,其起飛區面積相當於4個足球場,耗時6年建成,英航計劃將其92%的航班都移至新航站樓。它每年可以輸送3500萬乘客,每小時處理1.2萬件行李,整個航站樓的安檢關卡共有20個。 這一現代化、世界級的航站樓是英國人的驕傲,然而,它卻出現了預料不到的混亂。看來,持續三天的亂局證明該航站樓並沒有為開張迎客做好准備。英航把這場混亂歸咎成『初期困難』,但過於龐大、缺乏充足人力的航站樓時刻存在隱患,問題浮出水面是早晚的事情。據當地媒體報道,辦理登機手續的工作人員都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個位置上崗,有些人甚至花了一個小時纔找到位置。 英航認為,造成目前的混亂局面,英航和英國機場管理局雙方都有責任。英國機場管理局此前曾表示,新航站樓的啟用能使希思羅機場的服務水平得到『徹底改觀』。 英國1986年對機場進行私有化改革,目前機場幾乎實現完全私有化,政府只擁有1%的股份。而機場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其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准能否滿足新需求的確令人懮慮。 人們不禁會問,私有化後的希思羅機場是否太過於以贏利為目的而忽視了乘客的安全和利益呢? (責任編輯:高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