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面向社會徵集關於改善出行狀況意見和建議的報道得到市民的積極響應。兩天裏共有百餘位熱心市民打來熱線電話,爲改善本市路口交通狀況獻計獻策。
優化交通設施減少人車搶道
家住河北區金鐘河大街的劉光生建議,應當在市內人流密集、車流量大的路口增設高架橋,或者利用本市日漸成熟的地鐵網絡,發展地下通道等立體化交通設施,實現人車分流,儘可能減少人車搶道現象。
公交車駕駛員張強說,每天讓他最頭疼的就是早班發車,路上人多車擠,還有很多私家車不遵守交通規則,擠佔公交專用車道。他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擴大公交專用車道的範圍,同時考慮在一些繁忙路段設置公交優先信號燈,保證乘客出行順暢。
開通更多支路分散公交車站
正在南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郝華明表示,市區紅綠燈交叉路口太多、太密,這些交叉路口形成一個個道路交通衝突點。在交通高峯時,機動車、自行車爭先搶行,相互干擾嚴重,導致道路交通秩序混亂。因此,他建議有關部門更科學、更周全地進行道路設計,在主幹道周圍多設一些支路,並在支路中開通互相連接的通道,更好地保證道路暢通。
出租車司機張金強和公司職員李俊春表示,希望公交車站牌設置得更分散一些,站臺設置等候通道。李俊春說,繁華地帶集中了很多公交車站,大家擠在一起等車,公交車進站時很容易發生危險。張金強認爲,繁華地帶的公交車站比較集中,有時好幾輛公交車一起進站,佔用多條車道,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如果把這些車站分散設置,讓候車人羣分散開,就會減少事故的發生。
錯開出行時間宣傳文明出行
家住河北區增產道的陳娟女士是一位上班族,她表示,市區交通擁擠的狀況在上下班時間特別嚴重,有關部門可以考慮把不同階層人士的出行時間錯開,緩解交通壓力。比如,可以讓學生7點半上學,公務員9點上班,經商者10點以後開門營業等。
中學教師李曉燕建議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交通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讓更多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走進學校、企業和社區,切實增強人們文明出行、安全行路的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