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滾動新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解放軍飛行員:不是所有飛行人纔都適應殲20
· 陳敏爾在市紀檢監察系統領導乾部會議上強調 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 陳輻寬主持
· 中共中央批准 王庭凱同志任天津市紀委書記 衡曉帆同志任天津市委常委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3-28)
·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中國華能副總工程師趙賀被查
· 5月8日起天津將實施『超標』兩輪電動自行車禁行措施:兩輪電動車『以舊換新』進入『提速期』
· 俄指認烏牽涉恐襲 俄烏衝突將進一步昇級?
· 天津新聞 (2024-03-28)
·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善作善成 陳敏爾主持並講話
· 新加坡與生態城推出『中新聯動政策包』
 

揭示孤獨症兒童的生活:家長痛心但束手無策

http://www.enorth.com.cn  2008-04-01 14:50
 
 

 

  有人稱孤獨症兒童是“星星的孩子”,因爲他們就像傳說中的外星人來到地球一樣,不認識這個世界,也不瞭解這個世界。因爲不知該如何對待孩子的怪異行爲,父母不敢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孤獨症兒童的明天在哪裏?去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4月2日定爲“世界孤獨症兒童關愛日”。近日,在這個關愛日來臨之際,記者對南寧市的孤獨症兒童及康復組織進行了探訪

  鏡頭一:“看着他漠然的眼神,我不敢相信我是他爸爸”

  患者:小辛(化名)

  年齡:6歲

  南寧市方舟至愛特教學校的院子裏,小辛東竄竄西跑跑,稍微跑遠點,爸爸龔先生馬上將他拉回身邊。小辛好像一刻也閒不下來,一旦被抓到懷裏,他總是試圖掙脫,要不就是不斷扭頭四處張望,或者定定地盯着手指頭,兩隻手不斷交叉出花樣來。爸爸讓他給旁邊的陌生人打招呼,他頭也不回地嘴裏嘟囔幾句,眼睛始終不會放在人身上。和院子裏其他的小孩一樣,見到人,他們都會“視而不見”地躲開。

  龔先生從江蘇連雲港來南寧一個月了,“南京也有類似的學校,但是收費太高了”。3歲的時候,小辛的行爲就有些異樣,說話有些困難。和小區的孩子玩不到一起,只能定定地呆看別人玩耍,後來醫生診斷爲孤獨症。“這樣的孩子太難管了,要一刻不停地看着他,沒有人在身邊,他說不定會做出什麼危險的事來。後來,他媽媽和我離婚了,我不怪人家,因爲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很煩,但是自己的骨肉,總是捨不得放棄,總想着有一天他會變好。”

  爲了小辛,龔先生辭了職,把以前交的養老金、保險等都取了出來,四處尋求良方。“現在,沒有什麼醫療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通過訓練,讓他懂得一些生活的技能。我只希望我的努力,能讓兒子像正常小孩一樣去上學,也不管他到底能不能學到什麼東西。”可是,在努力的同時,龔先生對兒子再好,也始終不見小辛對他流露出半點親情,一轉頭就會形同陌路,“看着他漠然的眼神,我不敢相信我是他爸爸”。

  旁白:兒童孤獨症在國外被稱爲“兒童自閉症”,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根治好。兒童自閉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音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爲特徵的精神疾病。通常發生於3歲之前並表現出來,一直延續到終身,是一種嚴重情緒錯亂的疾病。

  鏡頭二:“看着他會過馬路了,十幾年辛苦化爲高興”

  患者:方舟

  年齡:13歲

  

  如今的方舟,已經可以自己坐公交車上學,而且在沒有人陪伴的情況下,可以自己過馬路。這一切,都是因爲他的媽媽張娜。經過近10年的訓練,終於取得這樣的效果,張娜感到又累又高興。她說,這在孤獨症康復訓練史上,簡直是一個奇蹟了,因爲她經常接觸到孤獨症這一領域,據她所知全國僅有3個有成效的例子,方舟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對於孤獨症患者,訓練、康復是一輩子的事情。至今,上小學六年級的方舟,身上還有很多孤獨症的症狀。他很容易發脾氣,發起脾氣來,就用咬手、撞牆等自殘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以,張娜的訓練項目的其中一項,就是教方舟用怎樣的途徑去發泄。“我叫他生氣的時候,就攥緊拳頭,要麼就捶打她的腿。反正是讓他不能傷着自己。”

  孤獨症孩子,沒有安全不安全的概念,所以他們對水、火、行駛中的汽車等,都沒有概念,常常會好奇地去摸,並跑到跟前觀察。而要讓他們意識到危險,就要不斷重複地訓練,直到他們接受。張娜說,這個訓練過程往往是以年來計算的,父母和老師都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行。而且,可能是慢慢進入了青春期緣故,方舟逐漸有了攻擊行爲。雖然張娜每天都在爲訓練兒子做努力,但她對未來還是缺乏信心。“我怕他有一天變得瘋狂,連我們也控制不了。但是這種孩子,不訓練是絕對沒有希望的。”

  一歲半時,方舟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症狀:戀物、戀廣告、戀天氣預告,行爲刻板,情緒不穩定;2~3歲發展到尖叫、狂奔、旋轉身體、搖頭、滾地、哭鬧不止、自殘、眼光發散,瘋狂迷戀鍾、電風扇,語言發育遲滯,經常自言自語,口齒不清。1998年6月,張娜帶兒子到北京求醫,經診斷爲孤獨症。由於張娜原來讀的是師範大學,有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基礎,兒子被確診爲孤獨症開始,她遍訪專家探索訓練孤獨症的良方。在取得一定成果後,張娜夫婦把小愛變大愛,2004年2月,創辦了南寧方舟至愛特教培訓學校。至今,已有數百名孤獨症兒童和家長在這裏接受培訓。

  旁白:據調查,70%的孤獨症兒童伴有智力障礙,20%智力正常,5%~10%的孤獨症兒童在某些方面有着超常智力。孤獨症患兒早期症狀如下:缺少面部表情,拒絕別人的擁抱,當父母離開時無明顯的依戀。受到傷害時,不會尋找母親的安撫等;語言障礙,在嬰兒時期不會咿呀學語,語言發音晚,無原因的尖叫;行爲異常,對日常生活常規變化的拒絕,對某些物件或活動的特殊迷戀、刻板、怪異的動作。

  鏡頭三:“看着他打罵親人,感到痛心但束手無策”

  患者:阿航(化名)

  年齡:16歲

  初中沒上完,阿航就輟學在家。造成輟學的原因是,他的智力趕不上同齡人,沒有辦法接受老師教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他在學校不懂得和別人交流,而且在班裏總是欺弱怕強,而且還調戲女生,同學們都不想理他。

  回到家裏,阿航一刻也離不了人陪伴,爸爸被纏得經常曠工,後來被單位開除了。阿航的自控能力非常差,看見什麼好,就一定要買,家人不給買,就發脾氣。因爲他的無理要求太多,總有被拒絕的時候,家裏的東西就一次次被他砸得亂七八糟。家裏的桌子、門窗等物,沒有一樣是完整的。家裏吃飯的碗、喝水的杯子都換成了不鏽鋼的。即使這樣,許多餐具也被砸凹。

  阿航脾氣來了,就全部地發泄出來。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力氣變得很大,經常把爸爸打得頭破血流。這還不算,阿航在小區裏也經常惹事,他喜歡跟比他小很多的孩子一起玩,但沒一會兒,他就把人家打哭了。有鄰居上前說他,他揚言說:“誰敢管我家的事,我就殺了誰。”如此一來,阿航的父母都不好在小區做人。

  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就發現阿航的行爲有些異常,但是一直當多動症來治療。後來,阿航上小學二年級時,才確診是孤獨症,而且還是高功能的孤獨症。阿航的父母很苦惱,很多人勸他們把阿航送往精神病院,但是阿航又不屬於精神病範疇。阿航一旦發作起來,家裏的人確實難以控制。所以,他們希望政府針對孤獨症患者,建立一個養護機構。

  旁白:孤獨症孩子隨着年齡的增長,攻擊行爲也會升級。加上本身不善交流,又面臨青春期發育問題,煩躁不安、焦慮、逆反一旦降臨到他們身上,他們沒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就會發泄到周圍人的身上,會對別人產生傷害。

  呼救:“誰來幫助我的孩子”

  28歲的徐發美眉清目秀,她牽着一個同樣清秀的小女孩來到記者面前,說:“我想尋求好心人資助。”

  徐發美牽着的小女孩是一個名孤獨症患兒,今年即將滿8歲。記者低頭同她打招呼,這孩子連眼皮都沒擡,把臉轉向了別處。徐說,這孩子是在3歲半時被診斷爲孤獨症的,經常莫名哭鬧,至今沒開口講過話,連衣服都不會穿。爲了彌補遺憾,她和丈夫決定再要一個孩子。誰知小女兒長到三四歲時,情況比姐姐還要嚴重,一查也是孤獨症。

  醫生告訴徐發美夫婦,這種病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只能做康復訓練。按照一般的收費標準,一個孩子每個月的訓練費加生活費在2000元左右。夫妻倆都屬於打工一族,他們的收入連一個孩子的訓練費都承擔不起,只能眼看着孩子在懵懂無知中一天天長大。

  孤獨症的孩子身邊時刻離不開人,爲此,徐發美在一年多前辭去了工作,專心照顧孩子。不久前,她帶着大女兒來到南寧做康復訓練,僅僅一個月就花去了2000多元。想着下個月的費用還沒有着落,徐發美一籌莫展。

  現狀:家長陪着做培訓

  南寧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孤獨症康復訓練科,是廣西最早成立的孤獨症兒童培訓機構。

  該科一名負責人介紹說,早些年,人們對孤獨症不瞭解,常常把類似的症狀當成精神病來治療,直到最近10年來才漸漸認識孤獨症。孤獨症的孤獨,不同於我們平時說的心理孤獨,一般認爲它是大腦發育缺陷引起的一種疾病,受損的主要是社會交往這一塊的能力。患此病的孩子常常不合羣,存在語言障礙,行爲刻板,不理解社會規範,不懂交流。它與弱智也不同,弱智的孩子可以與他人進行交流,只是能力發育水平較低。

  該負責人說,目前醫學界對孤獨症的確切病因尚無定論,也沒有理想的藥物可以治療,主要靠教育和訓練。如果發現後能夠早期干預,一些孩子能夠得到較理想的恢復,掌握一些簡單的交流技能和表達能力,能夠達到生活自理,甚至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去上學。但如果不進行培訓,到了一定年齡後,一些孩子會產生破壞、攻擊行爲,有的則不懂得自我保護,生活無法自理。近年來隨着認識的深入,醫院診斷出的孤獨症病例越來越多,目前來該中心接受康復培訓的共有130多名孩子。

  記者瞭解到,每一個來這裏的孩子都要經過一套心理測評。醫生通過遊戲的方式,對孩子的情感、社會交往、言語、動作、認知等各方面的能力打分測算,然後由老師根據程度的輕重製定訓練方案。該中心的訓練方法是醫教合一,既有特殊教育和培訓,也有鍼灸、按摩等醫療方法。

  在康復中心,記者看到,每個孤獨症兒童,都有一個家長陪着進行康復訓練。一名家長說,一個孩子拖累了整個家庭,不但要花錢做培訓,還要抽一個人來陪孩子。有的家長實在沒法兼顧,只好找個保姆代替。

   實踐:

  特教的無助與體會

  張娜的兒子方舟在1998年被診斷出患有孤獨症。經過長達十幾年的訓練,張娜的兒子得到了較好的恢復,能夠像正常的孩子一樣上小學了。

  張娜的事蹟得到媒體的廣泛報道,不少有同樣遭遇的家長慕名找到她。2004年,張娜辭掉工作,開辦了方舟學校,她的想法是:讓其他家長分享她的經驗,以少走彎路。

  但幾年過後,張娜卻變得左右爲難起來。由於學校是民辦的,一些政策上的優惠輪不到她,她面臨着資金、師資等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學校的正常開支常常需要做律師的丈夫掙錢填補,辛苦培養起來的老師也大量流失。此外,社會對她的工作似乎也不怎麼熱心,幾年來數次愛心募捐,總共籌得錢款約6000元。而這些錢,對那些長期需要訓練的孩子而言,可謂杯水車薪。

  “每到發不出工資的時候,我常常忍不住要哭,感到很絕望。我曾一千次想過要關門,可看到家長們企盼的目光,我知道這門不是一下子就能關掉的。”張娜嘆氣道:“我只希望社會上能有更多的人關注我們,給我們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張娜說,孤獨症兒童中,有20%智商是比較好的,但情商較低,社交能力差,經過訓練基本可以正常上學;30%的孩子在智商、情商等方面比前者都差,經過長期的訓練,可以在家長的監護下上學,但脫離不了大人;剩下的50%智商和情商僅相當於正常孩子的1~2%,一生就像“植物人”,經過訓練,有些可以生活自理。

  從桂林一所師範學校畢業後,年輕的蘇婷羽應聘到南寧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做特教老師,至今已有4個年頭。她的工作內容是一對一、手把手地訓練孤獨症孩子,以便使他們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樣與人交流、上學。每個學期,她通常要帶5個孩子。

  “他們常常不能理解指令的含義,每一個對正常孩子來說非常簡單的行爲,他們都要經過反覆訓練才能掌握,有些甚至反覆數天都掌握不了一個動作。”面對這樣的情形,蘇婷羽有時候也感到煩惱,但更多的時候,她會爲這些孩子的前途擔憂。

  “很多人對孤獨症不瞭解。有些孤獨症的孩子跟大人去菜市場,見什麼抓什麼,常常被當作沒教養。其實這些孩子很可憐,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爲是什麼含義,這是疾病造成的,不是家長沒教育好。”蘇婷羽說,“希望社會能夠理解和接納這些孩子。”

  蘇婷羽感到最快樂的事是,一個不會說話、不會交流的孩子經過她的耐心訓練,有一天突然蹦出個把詞語,她說:“那一刻,我就像看到了希望。

  呼籲:

  政府應牽頭建立養護機構

  由於同病相憐,阿航的爸爸和張娜多有溝通。他們收集了許多有關孤獨症的資料後發現,身患孤獨症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攻擊性的行爲,有些甚至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明顯超出家庭的管理能力。

  “現在社會對孤獨症越來越重視了,建立了專門的機構對年齡小的孩子進行康復培訓,但大孩子和成人卻是一個空檔。其實,孤獨症的康復訓練是終身的。”阿航的爸爸通過媒體留意到,不少家庭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只好把孩子送進精神病院,而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只好把自己的家變成“牢房”。去年春,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調查》欄目做了一期關於孤獨症的報道,一個父親將患孤獨症的兒子鎖在家裏,結果兒子發病時便打砸家裏的物品,甚至把父親的頭打出一個大傷疤。

  “孤獨症的孩子雖然會拖累家庭,危害別人,甚至影響社會。但孤獨症和精神病是兩碼事,把孤獨症患者強行放進精神病院是很殘忍的。”阿航的爸爸說,“應該有一個不同於精神病院的機構,專門收留孤獨症的孩子。”然而幾年來,他多次到婦聯、殘聯、機關工委等機構奔走呼告,最終都不了了之。

  阿航的爸爸也曾拜訪過一些研究孤獨症的專家。專家中有人設想,成立一個專業的陪護機構爲家長分憂。孤獨症是終身的,誰都不知道下一階段會出現什麼狀況。只有政府牽頭建立一個養護機構,組織這些人活動,給他們有事做,纔是長久之計。

  目前,對於孤獨症兒童,政府部門和民間組織已經給予關注,併成立了早期的訓練治療組織。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成年,又具有攻擊性的孤獨症患者,尚沒有一個機構來接收。對此,曾到澳大利亞深造的自治區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主任吳歆說,這方面,我們可以仿照外國的做法。劃定一個小區域,建立一些寓所,將孤獨症患者分成不同等級,不定期地接他們過去進行一些強化訓練治療。這樣,會大大降低他們對社會的危害行爲。另外,針對日益增多的這部分人,應該由政府牽頭,成立一個機構,集培訓、師資、科研、幫助孤獨症患者康復爲一體,這樣就能採用最前沿的技術,改變政府部門和民間組織各自爲政的現狀,爲孤獨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吳歆表示,只要政府牽頭做這項工作,他可以帶領一批專家,義務幫助實施這一計劃。

  探索:

  治療孤獨症任重道遠

  

  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的周國平醫生介紹說,過去,人們對孤獨症不瞭解。近年來隨着認識的提高,因類似原因來就診的家長和孩子越來越多。隨着醫生和社會對這一病症瞭解的深入,發現這一類的孩子還不少。由於醫學界還沒有找出一個確切的病因,這種病不能進行產前診斷,也沒有辦法提前預防。

  吳歆主任告訴記者,1980年,我國發現第一例孤獨症患者。隨後,孤獨症被我國醫學界所關注。隨着對孤獨症的重視,近年來,發現的孤獨症病例越來越多。就拿自治區醫院來說,幾乎天天都能發現這樣的病例,多的時候每天有五六例。

  孤獨症是一種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至今,即使在研究孤獨症已有50多年曆史的美國、德國和日本,孤獨症發病的原因至今還未完全明朗,也尚未發現一例已治癒的孤獨症患者。造成孤獨症的原因有化學、生物、環境等方面的因素,醫學界普遍認爲是與遺傳基因有關。嚴重的孤獨症會造成孩子終身不能自理。目前,孤獨症已被劃入精神殘疾的範疇,屬於“廣泛性發育障礙”。

  吳歆說,目前,沒有一種藥物是對孤獨症有效的,藥物只能緩解孤獨症患者所產生的攻擊行爲。但有一種訓練方法是國際上比較認可的,這是一個應用性行爲分析法(ABA)訓練計劃,即通過向小孩發出指令,把每一個動作分解爲多個步驟,不斷提示和強化,逐步使孩子接受指令,以刺激大腦神經的發育。對於孤獨症兒童,早期發現早期訓練治療是最好的,因爲對不同年齡段的孤獨症患者的行爲進行干預、訓練,能逐漸讓他們有生活自理能力。

(責任編輯:江大紅)

北方網聲明:本版文章內容屬轉載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觀點。
稿源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我來說兩句:
暱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熱點評論 ·體育頻道
廣西壯族少女“天浴” 享受聖潔之水(組圖)
法院重審許霆案:判盜竊罪刑期五年 許霆:不上訴
男子請脫衣舞女在亡父靈前跳豔舞(圖)
裸女悉尼港遊行抗議西班牙鬥牛(組圖)
最搞怪婚禮 新娘躺棺材乘靈車到婚禮現場(組圖)
第1輪打分結果:14名隊員全及格 小蒿幾近滿分
泰達教練組將與94青年隊過招 于根偉等將登場
泰達隊中超新賽季高調起步 大勝背後亮點衆多
北方網友:蒿俊閔——讓泰達沸騰
麥蒂的身體背叛了他的心 馬刺捏到“軟柿子”
·財經頻道 ·娛樂頻道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懂得保護自己(4月1日)
視頻:今日股市觀察 看機構持倉動作(31日)
缺錢的時候該怎麼辦?讓死錢變活錢的6大妙招
中國石油已碰“死亡線” 8大金剛徘徊於發行價
申萬天津:每日津股走勢點評(2008年3月31日)
《天天新藝》資訊:《家有兒女》推出動畫版本
“豔照門”又掀波瀾 陳慧琳蔡依林成新受害者
專題:紀念張國榮逝世五週年
劉亦菲《功夫之王》被刪銀幕初吻劇照曝光(圖)
《天天新藝》專輯:療傷情歌一二三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