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思想解放指導幹事創業
——訪和平區區委書記、區長李金亮
結合全市開展“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我們做區縣長訪談,感觸最深的是這些領導一天當作兩天干的精神狀態,感到最難的是許多領導擠不出採訪的時間,和平區區委書記、區長李金亮就是這樣,記者約了幾次,他才騰出時間接受採訪。
“市委組織大討論的主旨所在,就是要用解放了的思想指導幹事創業的實踐,推動天津科學發展。”採訪一進入主題,李金亮就開門見山地談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他認爲,解放思想是前提,幹事創業是關鍵,科學發展是目的。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表明,解放思想能量巨大,威力無窮。思想解放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加快發展的過程。發展是硬道理,這是解放思想的精髓所在。對天津發展來講,現在最重要的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進一步理順體制、健全機制;進一步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我們要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的要求上來,把力量聚焦在幹事創業的工作上來,緊密結合市情、區情,以改革的思維,開放的胸襟,創新的膽識,抓住重點,攻克難點,打造亮點,開創和平區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
李金亮說,當前,和平區發展正處在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大幹快乾則上,小進慢進則退的關鍵時期,發展有機遇也有挑戰,有希望也有困難。縱向看發展態勢良好。2007年,區級財政收入14.27億元,是2002年的3.1倍。
橫向比差距明顯。從市內六區看,和平區區級財政收入稅制改革前位居第一,現在退居第三;與北京、上海中心城區比,差距更大。2007年北京西城區、上海黃浦區分別完成區級財政收入97.1億元和45.96億元,分別是我區的6.8倍和3.22倍。縱比增動力,橫比增壓力。對照先進地區,和平目前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思想上的障礙,最大的差距就是觀念上的差距。能否敏銳認識機遇,充分用好機遇,創造更多更大的機遇,是對我們領導發展能力的考驗。尤其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寶貴機遇稍縱即逝,遲一步就會掉隊、慢半拍就將出局,怕變求穩帶不來跨越式發展,按部就班幹不出超常規速度,必須用全新的工作思路和更高的工作標準,重新審視我們的思想觀念、精神狀態和工作水平。隨着大討論的逐步深入,全區上下正在形成高度共識,這就是認清形勢、正視差距,切實解決理念不新,效率不高,拼勁不夠,放不開膽子,邁不開步子,闖不出路子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緊緊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始終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條主線,精心落實民計民生這個根本,以寬廣的視野審視和平發展,以科學的思維謀劃和平發展,以務實的工作推動和平發展。不僅敢於超越自我,更要奮力趕超先進。增強敢想敢幹的膽識,領先一步的魄力,會幹、善幹、巧幹的能力,把率先發展的聲音喊響,把乘勢而上的勁頭鼓足,把又好又快的舉措落得更實。
在和平區規劃館,記者看到,規劃中的南京路商務商貿經濟帶高樓林立、氣勢恢宏,小白樓中央金融商務區、和平路——濱江道中心商業區、“五大道”風貌區、南市新興商業區等六個功能區,各具特色,顯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大都市的氣息,一幅科學發展的藍圖展現在面前。
穿行在車流如織的南京路,徜徉在繁榮繁華的濱江道,漫步在金融街區解放北路,到處是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大建設、大發展的景象撲面而來,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發展主旋律在和平區唱得越來越響。
李金亮感慨地說,和平區要實現科學發展,必須結合區情,念好發展的“三字經”,首先是“破”,就是要突破轄區空間的制約。和平區面積不足10平方公里,水平空間日漸飽和,我們要堅持產業結構和城市空間結構調整同步進行,有所爲有所不爲,在規劃建設的思路上,圍繞實現“三高”,即:高容積率、高資本密集、高就業人口,提高城區開發強度和空間集約利用程度,控制發展商品住宅,適度發展商業設施,強力發展商務樓宇,保護開發風貌建築,實現單位面積效益的最大化,在有限的城區空間實現極限發展。其次是“快”,就是經濟發展在堅持好字優先的情況下要全面提速。和平區目前服務業已佔經濟總量的88.2%,其中現代服務業比重已超過傳統服務業,產業結構正由中低端向高端化演進,和平的發展當務之急要快,從這個意義上講,快就是好、快就是優。只有快,才能抓準機遇,創造更多機遇;只有快,才能引進更多大項目、好項目,和平區就是要以快求勝,以快制勝。我們將加快調優結構,調快速度,調高質量的步伐,努力將我區建設成爲集聚效應大、輻射能力強的現代大都市核心區。區級財政收入今年要衝刺20億元。第三是“高”,就是要率先形成高端化、高新化、高質化的服務型經濟。實施藍海戰略,從同質化競爭中跳出來,堅持差異化發展,在垂直分工的高端確定和平區的產業定位。通過產業結構的軟化和高級化,把知識層次高、增值效益高的金融證券、信息服務、服務外包、中介諮詢等高端服務業作爲優先發展的主導產業,大力促進技術、信息、管理、知識、制度等新要素資源的引進、開發和聚合,提升產業能級,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轉變,從依靠投入增長向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增長轉變。基於這樣的思路,和平區實施了項目支撐、產業聚集、稅源培育、開放帶動、環境優化五項發展舉措。
在項目支撐上,和平區重點抓好金融城、和平路——濱江道商貿區、南京路商務商業經濟帶3個市級服務業重大項目,南市、五大道兩個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李金亮說,項目建設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一個大項目就是一個增長點,一批好項目就能形成一個增長極。目前,以恆隆廣場爲代表的一批高端商業設施、以津塔爲代表的一批高檔寫字樓、以威斯汀爲代表的一批星級酒店正在抓緊建設。全區在建和新開工的31個項目預計總投資388億元,其中投資額5億元以上的有22個,未來三年全區將新增商務商貿設施370萬平方米,這些大項目是和平區的希望所在,後勁所在。在產業聚集上,和平區強化規劃導控,實施集約開發,積極吸引行業領軍企業,延伸產業鏈,培育產業羣,促進產業組團化發展,重點打造商業、商務、科技、旅遊四個產業集羣。在稅源培育上,和平區以財稅增收爲導向,努力擴大稅基,涵養稅源,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重點發展對財政增收貢獻大的金融證券、現代物流、中介服務等行業,提高民營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在開放帶動上,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把招商引資作爲發展的第一要素,堅持招商引資與招企引稅相結合,項目招商與要素招商相結合,選商選資,招優招強,注重引進國內外500強企業和成長性好的企業,爲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環境優化上,和平區強化環境也是生產力的觀念,堅持軟硬環境一起抓。在硬環境上,規劃建設一批變電站和停車場,儘快解決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瓶頸問題。在軟環境上,完善聯辦通報、全程領辦制度,建設網上受理平臺,搞好投資項目聯合審批,提高行政效能。堅持非禁即入,放寬企業註冊登記限制和條件,進一步降低投資企業的商務運行成本、市場資源配置成本,使和平區成爲高成長的投資沃土、高回報的商貿旺地。
區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要履行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能。在城市管理上,我們要圍繞建設最乾淨城區的目標,分三個階段展開工作:一是以“迎奧運”爲契機,決戰150天,搞好重點地區的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確保奧運會前城區面貌發生大變化;二是以“後奧運”爲延續,全面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力爭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使城區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三是以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爲重點,接好下放權,用好屬地權,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把和平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使城區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上,我們要圍繞創建高品質宜居城區的目標,體察民情、傾聽民聲、順應民盼、解決民憂,重點抓好改善人民生活的十項工作和二十項民心工程。今年我區財政預算,近70%用於保障和改善民計民生,着重解決就業、收入、社會保障、就學、就醫、住房、物價等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廣大羣衆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談到上述目標的實現,李金亮認爲關鍵是抓好落實。大討論不能停留在口頭表態上,要體現在真抓實幹上。要把大討論形成的高度共識,釋放出來的巨大活力,激發出來的沖天幹勁落實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去,解放思想抓落實,圍繞發展抓落實,堅持標準抓落實,突出重點抓落實。在天津新一輪發展熱潮中,奮力闖出一條加快發展的新路子,幹出一片科學發展的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