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寧河縣蘆臺鎮街道居民捐款場景。

18日上午,薊縣16對新人在婚禮上向四川地震災區現場捐助。兩個小時的婚禮共募集善款1.024萬元。

靜海縣級機關乾部職工捐款。

武清區各界踴躍捐款。

北辰區幼兒園小朋友也積極獻出愛心。

西青區各街鎮積極組織棉衣被等物資運往災區,表達了廣大群眾對四川災區人民的關愛。

18日晚,在寶坻區開元路健身公園,人們點燃紅燭悼念同胞。
災害無情,人有情。四川汶川的地震災情牽動著農口區縣乾部群眾的心,連日來,津郊各界積極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向災區群眾表達愛心。
連日來,從機關、學校到工廠、農村處處湧動著捐款的人潮。在東麗區金鍾街何興莊村,村民們在悼念地震罹難同胞的同時,又在募捐箱旁排起了長龍,再次為災區捐款。村委會主任高興田在全家捐款3.7萬元後又捐款10萬元。村民劉國興捐款3萬元、華六芝捐款2萬元。許多村民們哽咽著表示,雖然不能到災區現場參與救災,但是他們要盡微薄之力,獻出愛心。隨著華明集團將企業和職工的捐款30多萬元送到華明街紅十字會,據不完全統計,華明街從各種渠道收到捐款總額已突破300萬元。軍糧城鎮各界共為地震災區捐款150萬元。豐年村街一位不願公布姓名的豐新裡社區居民李先生剛剛為白血病患兒捐款5000元,四川地震後,他又先後兩次捐款2000元,表達對災區群眾的一片愛心。民營企業津東集團向災區群眾捐款100萬元。集團全體員工表示,將時刻准備著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為災區重建家園貢獻微薄之力。剛剛奪得天津市職工合唱大賽金杯的東麗區紅帆教師藝術團書畫分團舉辦書畫義賣募捐活動。歌曲《感恩的心》拉開義賣活動的序幕。13位書畫團團員當場潑墨,表達對災區群眾的一片愛心。活動共義賣書畫69幅,募集善款1.5萬多元。
地震發生後,西青區委、區政府號召全區上下行動起來,要求廣大黨員乾部在救災捐贈中發揮帶頭作用,情系災區、率先垂范。19日上午11點,區直各大機關單位院內,前來捐款的乾部排起了長隊,不到一個小時,捐款總數達到了35萬元。災情也牽動著學校師生的心,在該區不少學校,學生們主動捐款,把自己平時的零用錢以及壓歲錢拿了出來。此外,該區各鄉鎮也掀起捐款熱潮。李七莊街辦事處一樓大廳內,『向災區獻愛心捐款活動』的大紅橫幅格外醒目,由街黨政班子領導帶頭,向災區人民送上了一片愛心。
5月17日凌晨2點30分,津南區民政局接到市民政局《關於為四川地震災區募集棉被的緊急通知》後,響應中央『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的號召,立即進行專題部署,全局乾部職工連夜開展工作。凌晨3點30分完成對各鎮募捐工作的部署,凌晨4點30分對區屬各委辦局下發了募捐通知,凌晨5點各項工作全部准備就緒。各單位接到通知後,在第一時間立即行動起來。全區廣大群眾知道消息後,也積極踴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截至17日下午2點30分,全區共募集27850床棉被(包括毛毯、毛巾被等),其中委辦局10680床,各鎮17170件,分由29輛大貨車運往國家民政部救災物資(天津)儲備庫,統一運往四川災區。
連日來,北辰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四大機關實行集中捐助與日常捐助相結合,廣大機關黨員乾部踴躍捐款,用實際行動體現黨員乾部先鋒模范性。與此同時,全區13個鎮街也實行捐助活動常態化,全區愛心捐助活動深入到每個村,每個居委會,每一個北辰人都在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災區同胞深切牽掛和支援。在5月19日全國默哀日當天,區級機關黨員乾部捐獻特殊黨費101400元,乾部二次捐款9260元。連日來,北辰區民政局、北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成為該區最繁忙的人,全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個人紛紛把錢款和賑災物品送到該處。據民政部門統計,截至5月19日,捐贈款物在10萬元以上的企、事業單位有20家,20萬元以上5家,捐款30萬元以上單位有8家,其中天穆鎮人民政府捐款80萬元,中國天辰工程公司捐款100萬元。
寶坻區情系災區,愛心湧動,區民政局、區紅十字會與區慈善協會第一時間開通捐款專項通道,在街頭設立募集點,方便接受社會各界的捐助,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爭相為災區捐款捐物。捐款者中,既有事業成功的企業家,也有普通百姓;既有年過八旬的老人,也有幼兒園稚嫩孩童,他們與災區人民感同身受,將愛心星火傳遞。一批外來務工人員了解到家鄉受災後返鄉受阻,寶坻區民警經過雨夜緊急安排,聯系車輛後連夜將20名四川綿陽籍外來務工者護送抵京,使他們順利搭乘返鄉列車。海濱街道大道口村65歲的王永山老人了解到四川受災後,腿腳不便的他親自來到募捐點送來了100元錢,老人眼含熱淚,告訴工作人員,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自己腦部和腿部嚴重受傷,受困於廢墟9個小時被解救,是黨和人民賦予了他第二次生命,希望災區有更多群眾也能順利脫險。目前,這批飽含著寶坻人民深情的救災款物已陸續抵達災區人民手中,有關部門還在源源不斷地接收社會各界的愛心捐助。
連日來,四川等地發生的地震災情讓薊縣庫區的廣大農民牽腸掛肚。薊縣五百戶、出頭嶺、西龍虎峪、馬伸橋等庫區鄉鎮的農民紛紛捐款捐物,向受災地區群眾奉獻一片愛心。記者在薊縣五百戶鎮東頭百戶村看到,全村男女老少自發地擁向村委會大院,或10元、或50元、或100元,不到一會兒工夫,捐款就達兩萬多元。一位村民對記者說:『近幾年,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助農政策的落實,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實惠,庫區群眾也因此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現在,地震災情給國家帶來了災難,我們都很揪心,捐款捐物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是我們庫區農民的一番心意。』平原地區鄉鎮的農民捐款也十分踴躍。在楊津莊鎮大保安鎮村,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嫗,身體重度殘疾,讓其孫子推著輪椅趕到募捐現場,捐出了治病用的500元錢;十棵樹村甲魚養殖戶趙慶新慷慨解囊,捐款1萬元。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與此同時,由18名醫護人員組成的薊縣醫療救援隊伍,也於16日抵達災情嚴重的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
四川汶川地震災情發生後,武清區委、區政府立即做出安排部署,在全區廣大乾部群眾中積極開展為災區群眾捐款捐物獻愛心活動,號召乾部群眾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全力支援災區自救和重建工作。各基層單位迅速行動起來,廣泛發動、精心組織乾部職工和企業捐款獻愛心。一些農民、退休工人、老黨員、青年志願者、私企老板和中小學生聽到汶川受災的消息後,紛紛自發地來到區紅十字會和區民政局捐款捐物。武清供電公司乾部職工已向災區捐款超過80萬元,捐款還在進行當中。目前該區民政局已累計接收衣物、棉被等1800件。
靜海縣廣泛開展向地震災區獻愛心捐贈活動,用實際行動支持災區人民抗震救災,渡過難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萬眾一心、共渡難關』,一股股愛心匯成的暖流在群眾中廣為傳遞。在靜海縣縣城新都、怡安兩個文化廣場,該縣專門設置了抗震救災捐款接收點,過往群眾捐款十分踴躍。捐贈企業有:天津友發鋼管集團有限公司捐款100萬元;大邱莊薄板有限公司的員工送來了20萬元;岐豐集團捐款12萬元。許多居民、教師、學生自發捐款,很多不留姓名的群眾將捐款投進捐款箱,打進慈善協會的賬戶。在大邱莊鎮,不少企業和群眾以多種形式參與到賑災活動中,該鎮一家民營美容院在踴躍捐款的同時,為其他捐款者發放了價值300元的消費卡。有些青年積極報名擔當志願者前往災區參加救助。在陳官屯、靜海鎮等多個鄉鎮,許多村街自發設立捐款點,村民們有錢捐錢,有物捐物,用自己的行動奉獻愛心。廣大群眾紛紛表示,在這場重大的自然災害面前,要與災區人民心相通、情相連,為抗震救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唐山大地震重災區的寧河縣社會各界對四川汶川地區地震災害尤為關切。該縣四套班子的領導及各機關黨員乾部、廣大群眾積極響應黨中央、市委號召,踴躍為災區捐款。各單位領導帶頭,乾部職工積極參與;各村隊也積極投入到捐款救災活動中,苗莊鎮小茄村在最短時間內將群眾自發捐助的近4000元現金送到縣慈善協會;達億公司、榮亨集團等企業也紛紛慷慨解囊。一筆筆捐款,表達了寧河各界對災區人民的問候、真情與牽掛。大家紛紛表示:唐山大地震時,我們也是重災區,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援和幫助,現在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為災區人民獻上一片愛心,是應盡的責任。
連日來,市農科院機關及下屬各科研所踴躍向受災地區群眾伸出援助之手,迅速掀起了捐款熱潮。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地震災情發生之時,該院退休職工、本市著名玉米育種專家邵景坡正遠在海南開展育種,當得知四川災情後,立即通過加急電匯,把5萬元善款寄到單位,委托同事代捐以表達自己對災區人民的慰問。目前,該院乾部職工熱情依然高漲,捐款活動還在繼續。
獲悉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後,本市農墾集團及其下屬單位立即行動起來,踴躍向災區捐款捐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其中農墾集團旗下的天津海河乳業有限公司向災區捐贈價值100萬元的奶粉。目前,農墾集團的捐款活動還在進行之中。
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愛,在津沽大地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