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地震後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來勢洶洶 資料圖片

當地市民正在撤離

直昇機吊起重型機械去救援
唐家山堰塞湖位於北川以北3.2公裡的地方,目前每天水位昇高近兩米,以目前的蓄水量看,一旦潰壩將會在5?6小時內淹沒一座人口50萬?100萬的城市。昨天,綿陽市已經啟動第一套人口撤離方案,有5萬人已經撤離,當天夜裡12點將撤離7萬人。
3套應急預案嚴防潰壩
因遭受『5·12』地震影響,綿陽市北川唐家山形成堰塞湖,堆積體方量估算2037萬立方米,壩高82.65?124米,堰塞湖回水20餘公裡,將湔江河完全堵斷。堰塞湖上游積雨面積3550平方公裡,總庫容約3.2億方,對下游沿江城鎮、村社群眾生命財產構成嚴重威脅。
5月26日,唐家山堰塞湖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一位負責人介紹,如果天氣情況正常,應急疏導泄流槽將於10天之內修成。
雖然前方搶險不斷傳來好消息,但唐家山堰塞湖仍未解除潰壩的危機。當天下午,綿陽市『5·12』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開唐家山堰塞湖疏散群眾工作動員大會,針對可能發生的潰壩情況,組織部署三種撤離方案。並在三大預案發布時,同時啟動了三分之一潰壩方案。
方案一(1/3潰壩):綿陽市共需撤離常住人口14.76萬人,流動人口1.1萬人,淹沒城鎮面積460.2萬平方米,淹沒房屋410.24萬平方米,涉及33個鄉鎮11個社區,涉及重要單位44個;目前北川縣和江油市香水鎮以上區域已完成撤離,江油市香水鎮以下至河口已完成距初始水位5米以內的人員撤離,共完成撤離人員3.5792萬人,通口河及涪江青蓮以下河道內人員及施工機械已完成撤離。
方案二(1/2潰壩):全市共需撤離120.16萬人,淹沒城鎮面積5368.6萬平方米,淹沒房屋1903.44萬平方米,涉及33各鄉鎮169個社區,涉及重要單位182個。
方案三(全潰):全市共需撤離130萬人,其中流動人口30.99萬人,淹沒城區面積6234.6萬平方米,淹沒房屋2125.33萬平方米,涉及35個鄉鎮175個社區,涉及重要單位192個。
綿陽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指出,如果出現全部潰堤險情,綿陽將撤離近130萬人,主要涉及通口河沿線的曲山、陳家壩、通口、香泉、含增、香水、西屏、龍鳳、青蓮等鄉鎮的部分區域。
昨天,涪城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介川偉在接受快報記者專訪時說,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綿陽市和各縣、鎮、村將通過專線電話、廣播電臺、電視等方式迅速動員撤離,與此同時,堰塞湖區將發射信號彈,綿陽城區也將拉響防空警報,確保群眾安全轉移。
介川偉說,綿陽市區地形西高東低,而且城區周邊環山,這給群眾撤離提供了避難保障,大家都可以從地勢低窪的地方往山上撤離,南邊撤往南山,西邊撤往西山,東邊從三座橋過江撤往富樂山、筆架山。『不過,聚集災民較多的九洲體育館安置點因地勢較高,不在撤離范圍。』
涪江從綿陽城區穿城而過,是唐家山堰塞湖的泄洪渠道。據介川偉介紹,有水利專家說,涪江沈家壩段河堤具有3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能力,主城區段防洪能力是50年一遇的。
『如果三分之一潰壩,這對綿陽城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洪災。』介川偉有些擔懮地說,如果唐家山堰塞湖出現二分之一或更大潰壩,將是當地幾千年未遇的洪災。
災區群眾已做好撤離應急准備
介川偉說,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當地已有不少群眾為了躲避持續不斷的餘震,而搬到了附近一些山上搭帳篷居住。『如果潰壩,洪水到達綿陽城需要約6小時,加上提前24小時預警,大量群眾往山上撤離的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在宣傳告知下,我們建議群眾自己先撤,有困難的,政府協助撤。』介川偉說,目前,綿陽市委、市政府發動了全城緊急動員,相關部門成立了督察組,並制定了步行和車載等多種方式的有序撤離准備,『險情來臨前,老弱婦孺病殘的群眾先撤,督察到不撤的,將依法強制撤。』
洪水來得快也將去得快,但是否洪水退後,群眾就可及時返回家中?介川偉說,這個不好回答,『洪水是從疫區過來的,有些衛生防疫工作還需要做。』
但介川偉告訴記者,政府已為群眾准備了充分的食品和部分帳篷。
隨後,記者來到綿陽市區隨訪發現,沿街已有不少店鋪關門,路上行人沒有出現恐慌現象。
『在如此罕見的大災面前,我們是空前的團結。』紅星路一位商家說,聽到撤離的動員後,廣大市民還是處危不亂,相對有序的。
在綿洲酒店旁的成都人民商場前,當地市民張先生正和幾位老人聊天。『我已知道要潰壩,現在不用急著撤。』他說,如出現洪水,到了綿陽城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廣大市民還沒接到必須馬上撤離的通知。
如果唐家山堰塞湖潰壩,綿陽城的居民住所遭殃,商家更將出現難以預料的損失。當地市民李女士說,她和家人已經將貴重物品轉移到地勢較好的親戚家中,『轉移時,我們帶上部分現金、一些乾糧和換身衣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