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凌晨,青川再次發生餘震,數次餘震已造成數十人受傷,數萬房屋受損——
青川:地震之城?
![]() |
| 昨天,青川縣城的第一所帳篷學校開學 |
數次餘震襲擊青川
昨天下午,記者一行成功抵達青川,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連續不斷的餘震。下午四時多,正在采訪的我們看到不遠處的一處二層小樓開始在顫抖,而腳下的地面也在抖動,這就是我們到達重災區青川縣時,有生以來第一次與地震『親密接觸』時的感受。
5月27日20時多,在青川中學教學樓前的多級臺階上,我正在用手機與報社通話,突然覺得腳下的大地抖動起來,『震了,震了!』人們紛紛遠離教學樓,一陣喧鬧之後,很快歸於平靜,忙著手中的工作,我們互相回味剛纔的情景。讓人恐懼之餘居然還有些興奮。22時正在挑燈夜戰的我突然發現,桌上水瓶內的水開始抖動,緊跟著整個桌子也在抖動,餘震再次來襲。然而接下來的時間裡,興奮的心情似乎不再。因為這一晚餘震的次數實在太多了,每隔上一兩個小時就要來一次。
這一夜過得似乎十分漫長,在寫稿的同時,大地不時地也要應和一下。粗略一算,從16時至第二天凌晨只是可感覺到的餘震就有十多次,大地瘋狂了一夜,或許又會出現傷亡,道路也或許會被阻塞。但願這些猜測不要實現。
青川帳篷小學開學
5月27日青川縣城災後的第一所小學——回龍小學復課了。青川愛心帳篷學校一至六年級的同學們坐進嶄新的帳篷,腳下的土地,散發著新鮮濕潤的氣息,這些氣息中還夾雜著孩子們平常很難聞到的濃重消毒藥水味。雖然身處如此簡陋、陌生的環境,經過半個月與老師和同學們相聚的孩子們還是很興奮,進教室之前就三三兩兩圍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說個不停,罕見的災難似乎讓這些十歲左右的孩子成熟懂事了很多,追逐、打鬧、嘻嘻哈哈的場面很難見到。
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對地震後半個月就能恢復上課感到無比高興。她激動地對記者說:『沒有想到帳篷學校讓我們在地震後很快就恢復了學業,我們重新背起書包回到課堂,好高興哦。同學們從心裡感謝黨、感謝親人解放軍。』
在四年級帳篷裡,孩子稚聲稚氣自發合唱了《感恩的心》。記者走在帳篷間,無論是孩子,還是他們的父母,臉上都已經沒有了緊張驚恐的表情。在這裡,很少聽到有人討論餘震、擔心安全與未來生活。
『孩子們唱得好。我們的新學校是住在這裡的解放軍叔叔搭建的,讓我們站起來再唱一遍,記著這些好心人,今後長大了回報社會。』在35雙小手打出的節拍裡,《感恩的心》再次響起。『今後這首歌,就是我們的班歌、校歌了。』站在講臺前,青川縣喬莊鎮中心小學校長周劍心情很不平靜。
據周劍介紹,今天首批復課的有10個班,360多個孩子。回龍小學原有28個班,1700多名學生,『孩子們的歌聲能增添抗災自救的信心和希望,看到他們就像看到了未來。』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廢墟旁的帳篷小學又會是一所生機勃勃的新校園。
歌聲過後上課了,班主任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寫下第一堂課的主題:災後防疫。老師說,孩子們不僅自己要懂,還要教給家人,幫助社會人群。
面對嚴重的地震災害,全縣在積極抗災自救的同時,千方百計確保全縣中小學校盡早復課。
據青川縣教育局負責人介紹,在學校復課中,青川縣堅持做到擬復課的學校必須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根據復課的各項要求,將學校制定的復課方案報送縣教育主管部門,由縣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同意後,方可復課。各復課學校必須把消除學生心理恐慌,緩解學生傷痛,增強學生安全防護能力,培養學生勇敢堅強的品質、善良友愛的人格和感恩之心作為復課的首要內容,學科教學中必須滲透抗震救災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