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1.6%公眾認為參加共青團活動有所收獲 近七成公眾認為團組織要針對青少年需求增強服務能力
『從14歲入團開始,我在共青團的活動中鍛煉成長,共青團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6月10日,團的十六大開幕之際,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王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與騰訊網聯合開展『你對年輕人在這次抗震救災中的表現滿意嗎』在線調查(4573人參加)顯示,91.4%的人目前或者曾經是團員,91.6%公眾認為青年人積極參加共青團活動有所收獲。
『平常做好准備,關鍵時刻纔能衝得上去!』調查中,有網友表示,共青團之所以能在抗擊洪水、非典、雪災、地震中顯示出巨大的號召力和行動力,得益於平時深入青年思想和生活實際的一系列活動的開展。
本次民調顯示,將近半數公眾(48.6%)認為『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是團組織活動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接下來的選項依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程』(29.6%),『保護母親河行動』(28.7%),『「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27.6%),中國青年就業創業行動(27.2%),『青春建功新農村行動』(16.8%),『青少年網絡建設工程』(16.6%),『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14.0%),『青年對外交流計劃』(13.6%),『「12355」等青少年維權工程』(12.8%),『基層團建基礎工程』(12.7%),『港澳臺青少年交流計劃』(10.1%)。
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青年人受益匪淺。調查表明,91.6%公眾認為青年人積極參加共青團的活動有所收獲。56.6%的公眾認為參加共青團的活動『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質』,51.5%的公眾認為『增強了理想信念』,49.8%的公眾認為『鍛煉了意志品質』,47.7%的人選擇了『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32.2%的人認為『視野更開闊了』,30.1%的人在共青團的活動中『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有26.6%的人認為在共青團的活動中『獲得了豐富的知識』。
本次調查中,在談及『對團的十六大的期待』問題時,65.2%的公眾認為要繼續『增強服務能力,針對青少年的實際需要,服務青少年尤其是困難青少年的成長成纔』;52.2%的公眾認為各級團組織要繼續『組織動員青年積極參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35%的公眾認為要『維護好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照片:6月10日,參加團十六大開幕式的少數民族代表,在會議結束後走出大會堂。本報記者李建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