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權威解釋:
省地震局研究員程萬正介紹,本次地震不屬於汶川地震餘震,是一次新震,對成都沒有影響。
此次地震是最大一次新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表示,30日攀枝花-會理6.1級地震系汶川8.0級地震引發的較大區域內地應力場調整所致。他說,此次地震與8月20日和21日雲南盈江發生的5.0級和5.9級地震表明,汶川地震引發了川滇地區的地應力調整活動,調整區域范圍大致為北緯21度到北緯34度,東經97度到東經107度。
省地震局研究員程萬正說:『汶川地震、前段時間的盈江地震、還有這次的攀枝花-會理地震,這三次地震屬於一個很大范圍的中國南北地震帶上。』中國南北地震帶是一條縱貫我國南北的地質構造帶,這條帶上集中了我國有歷史記錄以來一半的8級以上大地震。
『這個地震帶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地震聯動的情況,例如1976年5月滇西發生7級地震,8月松潘發生7.2級地震。』程萬正介紹,汶川大地震後,汶川地區的地殼應力水平很高,因此餘震持續時間較長,目前已經發生了8次6級以上餘震,同時在它周圍很大的范圍內,地殼應力狀態分布發生了變化,就可能出現一些比較明顯的地震。目前,攀枝花-會理是四川、雲南、甘肅發生的最大一次新震,『這是地殼應力調整的自然現象。』
該地震與汶川屬兩個斷裂帶
『從地圖上收集情況,震中地區不屬於人口密集鎮上。』程萬正說,本次地震震中位於紅格元謀南北向斷裂帶上,不是主斷裂帶的塊體邊界,它位於斷裂帶的塊體內部。1955年9月23日,就在相同的斷裂帶上,位於本次震中的北面的魚鮓發生過6.7級地震。
程萬正解釋,本次地震的震中同汶川地震處於不同的地質構造斷裂帶上,不屬於『5·12』汶川大地震的餘震,也沒有直接的關系,對成都沒有影響。
該地區發生一次前震兩次餘震
另外,記者從四川省地震局了解到,這次6.1級地震發生之前的當日14時14分,同一地點曾發生3.0級地震;16時49分和17時41分,同一地點先後發生3.1級和3.3級餘震。『3級地震是6.1級地震的前震,但3級地震人體基本沒有感覺,這次前震無法判定即將發生大震。』程萬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