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認為只是違紀到認罪服法的轉變
趙仕永說:『如果我不是縣委書記,人家不會給我送錢,那些給我送錢的人是在「期權」。』
趙仕永雖然腦袋靈活、有知識、能力強,卻是個法盲。趙仕永說:『我乾了那麼多好事,也收了那麼多錢、貪了那麼多錢,可我在收錢的時候,認為這是社會「潛規則」,是正常的,並不認為有什麼問題。』
文山州檢察院負責偵查趙仕永案的主辦檢察官王強說:『趙仕永開始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犯罪,直到案件由紀委移送到檢察院。我們在審訊他時,他都只認為自己是違紀,我把《刑法》法條講給他聽,他纔感到自己的問題嚴重,叫我給他找法律書看,我就把書拿給他了。到第二次審訊時,他就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趙仕永在看守所裡認真地讀了《刑法》,把自己所做的事與法條一一對照,從內心深處感到自己確實犯罪了。趙仕永對記者說:『我原來有一個盲點,那就是:我在收錢和貪錢的過程中,總認為是正常的,因為我收人家的錢是在幫助和扶持企業發展,是在為麻栗坡經濟建設作貢獻,沒有損害黨和人民的利益,人家給我一點錢,我就收了,這是正常的呀。我買東西拿去報銷,是因為現在大家都這樣做,我不認為是什麼違法犯罪。我根據現實的情況發明了兩個詞,叫做「暴力腐敗」、「溫和腐敗」。我認為,那些不給錢就不辦事的人是「暴力腐敗」;像我這樣,在為人辦好事的情況下收點錢,是溫和的,所以我說自己是一個溫和腐敗的縣委書記。現在我已經認識到了,如果我不是縣委書記,人家不會給我送錢,那些給我送錢的人是在「期權」,當時他們既是對我職務和權力的投資,又是對我未來職務和權力的期待。』
趙仕永在看守所對記者說:『開庭前一天,周和玉檢察長(文山州檢察院檢察長)找我談話,我對他講,我之所以能支橕到今天,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問題,而且還比較樂觀,全是檢察院給了我力量。所以,我在法庭上作最後陳述時說:「上了法庭就等於進了醫院,通過檢察官、法官、辯護律師這些醫生的診斷後,我纔知道自己的病很嚴重。以後我坐牢改造,就是一個康復的過程,我相信自己的病一定會康復好,我會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私欲膨脹導致權力變異
文山州檢察院副檢察長宋貴華說:『作為國家工作人員,都應把趙仕永案作為一面鏡子,時刻警醒自己,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
趙仕永,一個曾經的縣委書記,既為群眾做好事,又為自己撈錢財;雖然讀書很多,知識廣博,卻是個法盲,已經違法犯罪了,還認為是正常行為。『趙仕永現象』應引起有關部門的深思。
文山州檢察院副檢察長宋貴華在法庭上發表公訴意見時說:『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是趙仕永案的明顯特征。』他指出,該案涉及眾多行賄人,這些行賄人均在麻栗坡有投資開發的項目,他們送錢的目的就是看中了趙仕永手中的權力,希望和趙拉近關系,能夠在工程、生意上得到趙的支持和幫助。對此,趙仕永也是心知肚明。由此可見,一方以金錢換利益,一方以權力換金錢,各有所得,雙方均實現了各自的目標,權錢交易特征顯露無遺。趙仕永『在為人辦好事的情況下收點錢』,也就是他所謂的『溫和腐敗』,實質不就是權錢交易嗎?
宋貴華認為,趙仕永案的發生雖然有深刻的社會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他個人主觀原因所致,即私欲的膨脹。宋貴華分析說,由於我國現行體制的原因,縣委書記的權力過於寬泛,權力的觸角可以延伸至各個領域,如果不好好把握自己,任由個人私欲膨脹,加之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權力行使者就可能濫用手中的權力。趙仕永就是這樣走上犯罪道路的。作為縣委書記,趙仕永對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可能不知道,對黨的宗旨、執政理念、反腐倡廉方針政策不可能不熟悉,可是由於私欲的膨脹導致了權力的變異,使他從領導乾部淪為了階下囚,不僅喪失了美好的前程,也給家人帶來極大的痛苦,令人深感惋惜。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尤其是領導乾部,都應把趙仕永案作為一面鏡子,時刻教育自己、警醒自己,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不迷失方向。』宋貴華說,趙仕永案也說明,各級乾部、工作人員對領導乾部的無理要求不能盲目服從,對領導乾部的違法違紀不能視而不見,而應提醒、勸阻,防止領導乾部違法犯罪的發生,這樣纔是對領導、對同志的尊重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