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會飛的青蛙、世界上最小的鹿、有一億年曆史的壁虎……在喜馬拉雅山脈東段上,三百多個新物種正繁衍生息。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報告說,各國科學家10年來在喜馬拉雅山脈東段一共發現了353個新物種。這些新物種包括242種植物、16種兩棲動物、16種爬行動物、14種魚類、2種鳥類、2種哺乳動物和61種無脊椎動物。但與此同時,這些物種在全球氣候變化的過程中正遭受生存威脅。
報告稱,發現的新物種中,包括世界上最古老最小的鹿,這種微型毛冠鹿也叫“葉麋”,科學家們起初認爲,這種在地球上最大山脈上發現的小型動物是另一物種的雛形,但是DNA檢驗證實,這種純黑色眼睛的淺棕色動物是一個已經滅絕的新物種。
另外一種“會飛的青蛙”可以用長着紅色長蹼的腳在空中滑行。另一個最重要的發現則是,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有一億年曆史的壁虎,這是科學史上所發現的最古老的壁虎化石。
報告負責人表示,如果氣候變化的趨勢不能逆轉,有些物種將會消失。“喜馬拉雅地區是最容易受到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除非氣候變化的影響被阻止,否則這個具有豐富文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地區將更加脆弱,那裏的自然生態環境將可能永遠消失。”
據介紹,在喜馬拉雅山脈東段,有約1萬種植物、300種哺乳動物、977種鳥類、1766種爬行動物、105種兩棲動物和269種淡水魚。該地區孟加拉虎最爲密集,並且也是獨角犀牛最重要的棲息地。歷史表明,東喜馬拉雅地區崎嶇的、不可通行的地表形態給該地區的生態調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因此迄今爲止對野生生物的調查仍然很少,並且大片地域生態尚未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