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家住南開區的錢女士近日給本報維權熱線打電話反映,她5月份在上網的時候發現了一家網上藥店,購買了這家藥店銷售的一款帶有減肥功能的保健藥品,可剛吃完一個療程後,便出現身體不適。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家網上的“黑藥店”。
黑藥店多達近萬家
錢女士向記者反映說,她吃完藥後發現自己經常出現精神恍惚、失眠、情緒不穩定等症狀,後到有關部門化驗發現,這款藥中存在大量的抗精神抑鬱的“氟西汀”成分,屬於違禁成分。之後,錢女士再登陸這家網上藥店時發現其網址已經不存在,電話也成了空號。
記者隨後瞭解到,目前網上藥店有相當一部分屬於違規經營,甚至還有一些不良商家通過網絡手段售賣假藥。據瞭解,目前國內合法的網上藥店僅有12家,而網上的“黑藥店”卻有近萬家。
68%假藥源於網絡
不久前,國家藥監局發出通知,要求查處“瓜瓜膠植物複合膠囊”這一非法藥品,該產品號稱具有藥品功效,能降血糖。記者隨即在淘寶網上輸入該產品名,發現依然有近200個淘寶商家在售賣該產品。
據調查顯示,截止2008年底,68%的假冒藥品是通過網絡來售賣的,網售已經成爲假冒藥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監督查處面臨尷尬
據調查,不法網站主要依靠減肥、豐胸、性保健以及治療疑難雜症等特效藥獲取暴利,遇到非法網站,想追蹤到背後操縱的違法分子難度很大,藥監部門一般只能委託電信部門封掉非法網站IP地址。但很多“黑藥店”使用境外的服務器,躲過了執法部門的監督。據本市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黑藥店”的電話、地址都是虛設的,因此想取得他們違法犯罪事實的證據比較難。
上網買藥多加小心
相關專家提醒消費者,假藥網站都有很多共同點,一般都是假冒或是僞造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或國家某疾病康復中心、科研機構、醫療單位等大機構的名稱,藥品也多爲主治慢性病或疑難雜症的,消費者如果遇到此類的網站,需要多加小心,以免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