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食品安全好幾天沒說了,可是我們的記者沒閒着,根據大家提供的線索,一直四處調查,繼嶗山區的假冒僞劣醬貨,膠南廁所旁的假啤酒灌裝點,膠州的病死豬加工點之後,今天,要揭開的是個豬皮加工的黑幕。窩點在即墨,銷售,在城陽批發市場,主人公是位76歲的老人,在圈裏的知名度還相當高。
你是搞幹豬皮還是鮮豬皮。買是買鮮的,下腳料。原來一個月能銷3000斤,現在1000斤銷不了。
上午9點,在城陽區轉盤附近,記者扮作買豬皮的客戶,終於見上了這位有名老人:搞豬皮加工的陳某。這兩天,爲了找這位老人,記者曾凌晨兩點趕到城陽批發市場;也曾多次冒雨去他的黑作坊,可惜都撲了空。這回見到真人了,決不能輕易放過。僱上一輛車,記者拉着老人,直奔他的豬皮加工點。
記者你在這裏看着不能有人拿你的貨。老人這些東西誰要。
加工點就在即墨市通濟街道辦事處龐家溝岔村的一處偏僻民房裏,院子裏髒亂不堪,一處廢棄的豬圈旁,一溜水池裏,浸泡了滿滿三池子的豬皮,散發着令人作嘔的臭味。
記者泡了不少,一池子能有多少?這麼小泡了這麼大了,臭了。你那些幹豬皮泡出來不能是臭的?你開玩笑,膠南市場,即墨市場,全是咱的貨。咱不是吹牛。
院子裏,擺着幾個大塑料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這是什麼?鹽酸。你要用鹽酸,找我行了。
交談中,老人自稱叫陳德如,家住李滄區南渠,經營這個行當已經15年了。他說,整個流程就是通過地下渠道購買鮮豬皮下腳料,炸成幹豬皮,再用化學品鹽酸等浸泡,泡發成水發豬皮,就可以批發銷往市場,他這裏,既賣幹豬皮,也賣泡發好了的水發豬皮。爲了穩住老人,記者聲稱要買些幹豬皮。
記者有些臭味,這些東西,用好油炸,這麼熱的天也有味道。多少錢,10塊,便宜點,一斤便宜兩塊錢。要多少,五六包。下午拉貨。
老人一算賬,五六包乾豬皮,300多斤,3000多塊錢。成交。不過,這麼多幹豬皮,用什麼技術,能泡發出最高的效益?
記者什麼比例發?你要是想多出貨,我告訴你,加鹽酸,加鹽酸它有味,加雙氧水。雙氧水我家裏沒有,有我給你。這樣缸加三杯鹽酸。鹽酸我家裏有的是。
乖乖,不是親耳聽見,記者真不敢相信,鹽酸,可是腐蝕性很強的化學液體,大爺,你這把年紀,爲了掙錢,真是豬油蒙了心,傷天害理啊!
爲了多賺錢,化學品都用上了,76歲的大爺,到底是吃的糧食比一般人多,手段比一般人狠啊。從加工點出來,記者立即去了即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邀請執法人員前去執法。
執法人員你有沒有合法手續,沒有,有是多少年以前的,在滄口辦的。
老人倒是一點都不撒謊,啥證俺都沒有,面對突然登門的執法人員,竟然還倚老賣老,犯起了倔脾氣。
我不賣別人也賣,執法人員你不能這麼說,危害人身健康的,誰也不能賣。
來,當着執法人員的面,再說說吧,這些東西都是幹嘛用的。
老人加石灰執法人與你用石灰水能對嗎對 你吃嗎不吃鹽酸按照百分之八到六加你怕有味,加雙氧水。
雙氧水、石灰水、鹽酸,哪一種都是不能入口的有毒化學品,可是,就是這樣的豬皮,每天都在流進市場,流向我們的餐桌!
執法人員這些成分能去掉嗎?我去不掉。你要是用化驗的手段,肯定不行。這是科學,經過鹽酸浸泡,不可能通過蒸煮,把化學成分弄出來。
這是一條流水線。買賣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五六噸。
五六噸,一年下來,有多少黑豬皮進了消費者的肚子?!執法人員查明,老人在這裏經營已經有四個年頭了,從這個黑作坊加工出來的豬皮產品,全部銷售到膠南、即墨、膠州、城陽等地的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
記者大爺,你在這幹了四年沒有查你的,有畜牧局,還罰了我600元錢。你什麼證都沒有,這裏加工食品的哪有證。光我知道三四家。都沒有證,有個屁。
不管你怎麼狡辯,先查處再說!執法人員依法當場查扣了全部庫存幹豬皮約2噸,並取了一些樣品送去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