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一週來,電信市場連爆猛料,繼22日中國電信宣佈對三類卡種新老用戶10月1日起實施單向收費,近日,已經確定於本月28日啓用3G新資費的中國聯通又傳出了同樣驚人的消息,“中國聯通將於明年實施更爲徹底的資費改革——取消手機長途漫遊費。”專家表示,隨着三大電信運營商3G資費的全面商用,資費大戰將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成爲一種常態,3G也將真正邁入“平民時代”。
2G末期就已出現轉機的手機單向收費,在3G初期出現了重大進展。本月22日,中國電信宣佈從10月1日起,用戶只要選擇“商務領航”、“我的e家”和“天翼商旅”任何一款套餐,就可在全國範圍內(不含臺港澳)免費接聽電話。記者從天津市電信公司瞭解到,目前本市已經接到相關通知,如不出意外,10月1日起,天津電信就將按照總部要求,實行三類用戶單向收費。近年來,在市場競爭壓力下,運營商確實在不斷下調移動收費,而呼聲最高的單向收費,實際上已通過各種套餐、優惠等措施變相地在實施。
手機資費改革過程中,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手機漫遊費,手機漫遊費曾是用戶投訴的最大熱點。隨着國內降價呼聲的日益高漲,去年初,原信產部和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確定手機國內漫遊費主叫和被叫實行差別定價,其中主叫最高爲0.6元/分,被叫則不超過0.4元/分。此後,電信運營商相繼推出了商旅套餐計劃。儘管改革已初見成效,但國內手機用戶享受真正意義上的單向收費依然需要一定的時間。
據統計,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已相繼推出了商旅套餐,將手機本地通話費、長途費和漫遊費三費合一,用戶在國內任何地方撥打電話均按同樣的標準收費。而據知情人士透露,爲了搶佔更多用戶,中國聯通已經計劃將下一步的降價觸角伸向手機漫遊費。由於工信部已於9月初出臺移動電話撥打長途實行一費制的實施方案,要求各運營商分步實施,簡化長途資費的計費方式。這一消息也令中國聯通有望從明年1月1日起全面實行移動用戶撥打長途電話一費制的說法成爲可能。
儘管該消息尚未得到中國聯通的證實,但是有報道稱,北京聯通曾發佈公告,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北京聯通GSM網絡全網客戶撥打國內、國際長途實行一費制的計費模式。廣東聯通公司也曾於9月1日發佈公告稱,將實行一費制以後,合併原國內長途通話費與本地通話費爲新的國內長途通話費;合併原國際長途通話費與本地通話費或漫遊通話費爲新的國際長途通話費。
種種跡象表明,國內電信運營商全面取消手機漫遊費,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了。而一旦一家率先“破例”,那麼其他兩家運營商很可能會全速跟進,屆時,百姓無疑將享受更多的實惠。
資費下調無懸念
細心的用戶應該已經發現了近兩年電信資費的變化,這種變化正在向用戶滿意的方向轉變。在今年的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就曾表示,最終所有的移動通信服務都要過渡到單向收費。
雙向收費改單向收費,實質上是移動電話網內及移動電話網與固定電話網之間的話費轉移,以及電信運營商之間利益的再分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運營商正專注於降低3G手機的採購成本及3G套餐的資費調整,以擴大或者說是鞏固原有客戶,對固有衆多的客戶進行單向收費確實需要下大力氣和決心。有分析人士指出,隨着手機資費大戰的不斷升級,一旦競爭對手有所動作,另外兩家肯定會迅速跟進,而電信運營商之間的爭奪,將直接推動手機資費全面下降的進程。
不過,也有電信專家認爲,無論是單向收費還是取消漫遊費,其實這只是運營商深度價格戰的一個策略,而不是什麼全面單向收費時代來臨的信號。電信專家、全球知名諮詢公司Frost& Sullivan首席顧問王煜全明確表示。“這次中國電信的單向收費,與此前許多運營商在各地推出的套餐中的單向收費價格已相差不大,不具有實質上的推動單向收費的意義。”
“在中國,實行全面的單向收費幾乎不可能。”王煜全說。他認爲,當前中國不能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單向收費的原因有二:一是網間結算不清晰,二是涉及老百姓對話費高低的衡量問題。在網間結算方面,由於不同運營商價格上的差異,導致目前單向收費只能以套餐的方式來實現。如果要實行全部單向收費,必須做到網間結算清晰,但這點很難做到。另一個原因在於普通消費者的選擇傾向。對許多消費者來說,最終考慮的本質並非是單向還是雙向收費,而是話費貴還是便宜。如果單向收費的最終結果是話費沒有降低,消費者也是不願意的。
計世資訊副總經理郭海濤也贊同這種觀點。“單向收費其實不是這件事的焦點,國內很多套餐已相當於單向收費了。它的推出實際上是電信競爭的策略之一。從趨勢上看,手機資費價格下降是必然趨勢,而企業間出於競爭需要,爲用戶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捆綁、套餐產品是必然的。”記者馬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