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重點任務
一是發展重點文化產業。《規劃》明確提出,以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產業爲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今後,將通過深化藝術表演團體體制改革,促進演藝產業發展。堅持創新體制、壯大實力,加快推進電影、電視劇和影視動畫產業的改革和發展。以開展動漫企業認定工作爲重要抓手,積極推進動漫產業發展。
二是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規劃》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批具有重大示範作用和產業拉動作用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對於《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已經確定的重大產業項目,要確保資金投入,加快實施步伐。宣傳文化系統將選擇一批具備實施條件的重點項目給予支持。
三是培育骨幹文化企業。新聞出版領域將重點推進出版發行企業聯合重組,打造中國出版傳媒業航空母艦。廣電領域積極推動省內有線電視網絡整合,並支持有條件的省級網絡公司跨省重組擴張。文化系統將重點推動動漫遊戲業的資源整合,在全國形成若干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動漫企業集團;將推動演出院團的體制改革,推動組建有強大競爭力的演藝集團;將推動演藝資源的跨地區整合,在全國形成若干有聚集效應和強大輻射力的演藝院線。
四是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規劃》提出要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佈局的統籌規劃,堅持標準、突出特色、提高水平。建設若干全國和區域性現代流通組織和輻射全國的區域文化產品物流中心,建設一批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演藝娛樂和動漫等產業示範基地,加快發展具有鮮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羣。日前,在天津建設的“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範園區”已經動工,在北京建設的中國動漫遊戲城也在進行規劃。同時,文化部將抓緊研究制訂規範文化產業基地、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
五是擴大文化消費。《規劃》提出要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熱點。要提供價格合理、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開發與文化結合的教育培訓、健身、旅遊、休閒等服務性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在促進文化消費方面,文化部和國家旅遊局擬從2010年開始,每4年推出一箇中國文化旅遊主題年,每2年舉辦一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每2年編制公佈一批《國家文化旅遊重點項目名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扶持名錄》等。
六是建設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規劃》提出要建立健全門類齊全的文化產品市場和文化要素市場,促進文化產品和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發展文藝演出院線,推進有線電視網絡、電影院線、數字電影院線、出版物發行的跨地區整合。
七是發展新興文化業態。《規劃》提出要積極採用高新技術和現代生產方式,推動產業升級。積極發展新興出版發行業態,支持發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網絡廣播影視,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娛樂設施。
八是擴大對外文化貿易。《規劃》提出要落實國家鼓勵和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優惠政策。2009年4月,四部委和中國進出口銀行聯合制定了《關於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導意見》。近期還將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指導意見》,協調海關、稅務、銀行等部門,落實對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