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6歲,稚氣未脫的他當上了一名坦克兵,低頭不語地學習各種軍事技術;19歲時,他轉業進入了公安隊伍,當上了一名片警,從學記筆錄開始從頭學起;轉眼13年,32歲的他又被調到預審支隊,從向師傅複述案情、借閱他人案卷、硬着頭皮背罪名解釋開始,再次重新學起。他就是公安薊縣分局預審支隊探長高崇智,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隔行未必隔座山。
時間退回到1993年,當了三年坦克兵的高崇智脫下了軍裝,穿上了警服,走進了薊縣穿芳峪派出所,開始了警察生涯。雖然最初進行了爲期四個月的警務培訓,但是當理論放在實際工作中時,年輕的高崇智一下子慌了神。以前,他已經習慣了對着冷冰冰的機械說話,如今面對着老百姓的大事小情,可真是爲難了這個處世未深的小夥子。
回想起當時的心情,高崇智說:“本來心氣兒很足,但隨之而來的壓力,讓我的心理落差非常大,真的是無從下手!”話雖如此,他還是在師傅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地學了起來。
高崇智至今也記得師傅說的第一句話:“當民警,最基本的就是要學會做筆錄。”於是,在師傅記筆錄的時候,他開始在一旁安靜地聽、細心地記。雖然一上來沒有頭緒的筆錄顯得並不規整,但事後再與師傅的筆錄進行比較,挨個找錯補漏,從照貓畫虎開始,反覆學習、實踐。不出一個月,高崇智已經能獨立完成一份完整的筆錄。學好這份紮實的基本功,高崇智的業務水平提升了一大塊,甚至爲多年以後的預審工作,也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礎。
一年後的秋天,在這個豐收的季節,踏實肯學的高崇智拿到了公安工作崗位上的第一個嘉獎。他將這份沉甸甸的鼓勵銘記於心,將農村社區工作更加深入地開展。在此期間,只有初中文化的高崇智迫不及待地迎來了一次求學的機會,他報考了1998級政法專業本科班,邊工作邊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
隨後不久,他所在的穿芳峪派出所被譽爲“全國政法系統青年文明號”。在這樣一個光榮的集體裏,高崇智努力閃耀着自身的光芒,照亮了鄉間的小路,溫暖着老百姓的心田。
2000年,高崇智在洇溜派出所做起了治安民警,這又進一步培養了他“一警多能”的綜合素質。隨後,經調動,高崇智將再一次面臨轉變工作思維,以一名預審員的角色爲民服務。
雖然擁有了一定的羣衆基礎、業務基礎,但是高崇智坦言:“過去沒有全方位接觸過刑事案。當第一天坐在預審支隊的辦公桌前,看着一大摞刑事案卷時,我眼前又像是築起了一道高牆。”
可是不服輸的高崇智一連數月不回家,自己躲在辦公室裏一本接一本地閱讀案卷。即便是別人眼裏最不是問題的問題,只要不懂,他也會找人問個明白。隨後,弄懂了流程,他又開始如飢似渴地學習起法律知識,借閱別人手中的案卷反覆進行研讀……預審支隊的師傅將高崇智的刻苦勁兒看在眼裏,他開始格外用心地精心雕琢這個勤奮好學的好徒弟。
預審員直接面對的是案卷和疑犯,如果不熟讀案卷,很難發現問題,更別提與疑犯鬥智,以達到擴大戰果的目的了。因此,師傅讓高崇智每天覆述閱過的各類刑事案卷,並暢談自己的看法,從中找問題,針對性解決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好徒弟沒讓師傅看走眼,高崇智成了隊裏成長最快的預審員,他對自己的工作也是越來越自信與喜愛。
去年年底,高崇智辦理了一起聚衆鬥毆案,在押疑犯只有其中丁某一方。通過閱卷,高崇智得知:案發當晚,丁某等人在夜市酒後與田某等人發生口角並打架,雙方爲爭出個高低,相約當晚在某商場口進行比拼。赴約時間,雙方十餘人手持鎬把、刀具互相對打起來,造成一人重傷,多人輕傷。對此,雙方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只追求單方的刑事責任,那麼就會形成漏罪漏人,放縱犯罪的後果,勢必造成嚴重的執法過錯。見此,高崇智迅速提審了在押疑犯丁某,結合案件的證據和疑犯的口供,發現應追加犯罪嫌疑人多名。隨後緊急將這一情況彙報。最終,14名嫌疑人全部被抓獲歸案,並以聚衆鬥毆罪判處有期徒刑,此案的圓滿結案有效地淨化了當地的治安環境。
這樣的工作,高崇智每天都在經手,有人問他:“案件定性偏重了,你就不擔心會遭人報復?”其實,在以往的案例中,有很多在押犯受過改造回到社會後,再次找到高崇智,希望和他做朋友,理由只有一個:“提審期間,你對我很好,像朋友一樣。”
高崇智心裏明白:“預審工作有時是民警與嫌疑人之間的心理戰。與犯罪嫌疑人打交道,想要擴大戰果,必需先和他們做朋友。”
不久前,三名盜車的嫌疑人先後落網。其中,有一名嫌疑人只供述了盜竊部分車輛。爲了攻克難關,高崇智陪着他從早上8點坐到晚上8點,兩個人誰也不吃不喝,只是聊天一樣的你一言我一語。陳某看着眼前這個民警竟然如此有耐力,還時不時的噓寒問暖,頓時冰冷的審訊室裏升騰起一絲暖意。在這種氛圍下,這名嫌疑人終於開口說出了難言之隱。原來,他擔心自己罪行加重,一旦無期,就無法照顧孤苦的老母親了。高崇智聽到這裏,拍着他的肩膀說:“你母親有社會去管,我保證!”正是贏得了信賴感,接下來的審訊工作很順利的開展了下去。
多年工作中,高崇智榮立個人三等功二次,個人嘉獎四次……。種種榮譽的背後,詮釋着一個有心人在他熱愛的公安事業中,不斷地追求完美、挑戰自我的動人歷程!(通訊員王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