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出生幾個月的嬰兒,到學齡前的孩子,通過藝術攝影的方式留下兒時美好的回憶,正是時下頗為時髦的一種消費方式。但是面對良莠不齊的市場現狀,兒童攝影究竟如何消費纔更加理性,也成為廣大年輕家長們的一種困惑。
攝影消費市場紅火
盡管還沒有達到婚紗攝影那樣的普及地步,但時下兒童攝影確實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認知和接受。記者在采訪中獲悉,近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大型影樓,還是突出創意的小型攝影工作室,都開始做起了孩子們的生意。『百歲照』、『童真照』、『成長記錄照』、『一體化相冊』、『水晶相框』、『家庭海報』等花樣繁多的噱頭,成為商家招攬生意的法寶。而面對商家強大的宣傳和促銷攻勢,消費者們似乎也難以抵擋。雖說拍攝一套照片的花費低則數百元高則數千元,但家長們仍趨之若鶩。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尚未出生前就已經預訂了全程攝影。本市和平區一家兒童影樓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個月的生意就格外火爆,1500元至2000元以上中高檔價位的『套系』月預訂量均在數十套左右。
服務質量良莠不齊
市場紅火,催生了大大小小的兒童攝影機構,但逐漸加劇的市場競爭格局,也使得市場上種種不規范、不誠信的現象逐漸暴露出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服務承諾縮水、服務不專業和市場監管不力等都是比較突出的問題。消費者張女士前段時間在一家兒童影樓為剛滿三個月的寶寶拍攝了一套價值1688元的『套系』,但拿到成品後發現拍攝張數、入冊張數、光盤底片的數量、質量以及承諾贈送的相框等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縮水,後經多次交涉也未能妥善解決。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有些小作坊式的攝影機構環境簡陋服務不專業,拍攝過程中不能與孩子進行溝通,基本的嬰幼兒安撫和看護都做不到,甚至連孩子的安全都難以保證。此外,目前市場對兒童攝影機構的從業資質、服務質量也缺乏規范嚴格的管理,消費者維權存在一定的難度。
消費觀念趨向多樣化
為小寶寶拍攝各種各樣的藝術照片,的確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父母為孩子留下美好回憶的首選方式,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簡單地選擇到影樓拍攝。據了解,預約攝影師上門服務、購置設備自助拍攝等新興的消費方式都逐漸流行起來。消費者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為孩子預約的就是上門拍攝,孩子的服裝、造型,拍攝的背景、道具全都在家解決,需要的只是攝影師的專業攝影和後期制作。用劉先生的話說,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反映的是孩子真實的成長記錄,不會『遠離生活』。還有的消費者連拍攝的任務都親自完成,消費的重點轉移到高端的數碼相機、用於後期制作的電腦和最後的照片衝印制作上,雖說錢也沒少花,但全程自己動手也頗有一番樂趣。 (本報記者翟維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