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記者昨日從天津港保稅區社會發展局獲悉,隨著保稅區紡織博物館主體完成以及展館布置進入尾聲,保稅區(空港加工區)企業博物館已增至3處。同時,對現有工業游項目的『包裝改造』市場挖潛也已啟動。日前,保稅區首次為3家博物館設立標識牌,方便游客識別。
擁有海空兩港區位優勢以及政策優勢的保稅區近年來吸引了大批知名中外企業落戶,並初步形成了以空港加工區為主的工業旅游聚集區。為讓這些優質工業項目由旅游資源轉向市場,保稅區近兩年來加快引導企業向工業旅游市場化轉型。
已經完成主體建設的天津市首家紡織博物館,佔地1861平方米,目前正在緊張布展,該項目已被列入市今年重點發展的工業游項目,對於宣傳天津悠久紡織工業文化,促進工業旅游將產生積極推動作用。其投用後,將成為保稅區工業游的又一亮點。
目前除紡織博物館外,保稅區現已有中國應大皮衣博物館、金威啤酒文化展覽館兩座企業博物館。企業博物館已經成為展示企業文化,發展工業旅游的重要載體,游客接待量實現逐年攀昇。但由於這些博物館地點分散,缺少標識,給游客帶來諸多不便。
對此,保稅區城市管理局聯合社會發展局,在充分聽取企業意見基礎上,為紡織博物館、中國應大皮衣博物館、金威啤酒文化展覽館統一設置了工業旅游標識牌。標識牌由企業自行設計,體現個性化。同時,保稅區有關部門還在空港物流加工區主要乾道交通路牌增設企業博物館相關文字標識,便於游客查找。
據悉,今後,保稅區將繼續鼓勵企業開展工業旅游,陸續啟動市級及國家級工業游示范項目申報,並進一步加強工業游項目改造。同時,保稅區還將加快完善餐飲、體育、娛樂、購物等生活配套和商務服務設施,促工業旅游快速發展。(記者張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