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17時37分報道,今天(5日)上午9點,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在介紹2009年主要工作時,溫總理介紹了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體制機制方面工作的情況。我國改革開放有何特點?中國之聲記者舒晶晶對話今日觀察員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在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了我國發展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是從1991年到20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對於改革開放當時並沒有提出如何分步走的問題。
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認為,與發展分步進行一樣,我國改革進程也有一個三步走的問題。
周瑞金:改革第一步,我們是以經濟體制改革作為重點,花了三四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從1978年到2008年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按照小平同志提出來的,我們要再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熟起來,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認為大體要花15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從2010年到2025年的時間,要進行以社會體制改革為重點的改革。
第三步,從2025年到2050年這一段時間,也就是第三步戰略目標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們也可以實現政府體制改革,大概花25年時間,這是基本改革三步走的問題。
周瑞金認為,經濟、社會、政治體制改革是同時進行的,只是各階段的重點不同。當前正在進行的社會體制改革是承前啟後的。
周瑞金:經過了30年經濟體制改革以後,現在要花15年時間進行以社會體制改革為重點的改革,這一階段的改革應該是承前啟後的,經濟體制改革之後產生的比如社會民生的問題:住房難、讀書難、看病貴、就業難,要在這個社會主義體制改革為重點的階段來進行解決。
同時社會體制的改革也為我們以民主為目標的政治體制改革的實現打下了非常紮實的基礎。所以這個階段就以社會體制改革為重點,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解決民生和社會結構的問題。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