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市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今年財政支出逾七成給民生
共1297億元佔74%用於社會保障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等領域
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市財政局局長楊福剛今天上午向記者透露,今年天津市將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更多的財政資源用於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特別是大力支持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今年全市財政預算安排社會保障、教育衛生文化事業、『三農』、公益設施和生態環境等民生領域支出共計1297億元,佔全部財政支出的74%。
據介紹,今年市財政將加大投入,全力促進就業增長,千方百計提高群眾收入。通過政府補助、稅費減免等財稅手段,以項目帶動就業,加強技能人纔培養,搭建創業服務平臺,擴大就業總量。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統籌推進失業人員、新生勞動力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全年新增就業42萬人。
同時,本市將繼續加大對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基本完成全市中小學校捨安全加固工程。在全市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農村醫療機構平均藥價實際降低25%,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全、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此外,市財政還將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文化設施以及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支持力度,更好地為百姓生活服務。(記者張虹紅馬庚申)
繼續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
免費為260萬適齡婦女專科普查為所有兒童篩查先天性疾病
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市財政局局長楊福剛今天上午向記者透露,本市今年將繼續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實現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
楊福剛代表說,去年本市在9個城區推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零差率改革,藥品價格平均下降25%。為全市婦女兒童免費提供12項疾病篩查服務,110萬人受益。今年市財政將拿出專項資金,進一步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支持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將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在各區縣全面推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及時足額安排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防控資金,免費開展婦女兒童專科疾病檢查。同時實施困難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待遇與單位繳費脫鉤政策,提高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和大額醫療救助標准,完善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和優撫對象醫療補助制度。加大力度推進衛生資源布局調整,加快天津醫院、腫瘤醫院、婦產科醫院改擴建工程,並免費為全市260萬適齡婦女進行專科普查,為所有兒童篩查先天性疾病。(記者張虹紅馬庚申)
公共財政向『三農』傾斜
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25萬人農村城市化率達60%
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市財政局局長楊福剛今天上午向記者透露,今年市財政將進一步加大對『三農』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強農惠農的政策體系,保證各級財政對農業投入增長幅度高於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積極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據介紹,今年本市將加大財政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現代農業發展,再建10萬畝設施農業和15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培育一批現代畜牧業和水產品養殖示范園區,支持農業新品種、新裝備、新技術的研發轉化和應用推廣,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繼續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民生工程的投入。完善農村基層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加大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增強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能力,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本市將不斷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范圍,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支出更多向農村傾斜,不斷提高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重點支持農村電網改造、飲水安全、鄉村公路、綠化造林等項目,努力提高農村城市化水平。力爭年內新建農民還遷住宅700萬平方米,竣工500萬平方米,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25萬人,農村城市化率達到60%。 (記者張虹紅馬庚申)
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容環境綜合整治
全面提昇城市『硬件』
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市財政局局長楊福剛今天上午向記者透露,今年本市將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完善政府投融資平臺,多渠道、多形式籌集建設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更好地服務百姓生活。
據了解,今年本市將重點支持京滬、京津城際延伸線等高速鐵路、津港高速等高速公路、地鐵2、3、9號線和天津站、天津西站交通樞紐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公交車、出租車更新,更新長途汽車500部,使本市長途汽車全部達到國III排放標准,進一步改善公共交通條件,便利市民出行。大力支持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推進城市綠化建設、公園改造提昇、污水垃圾處理等工程,全面提昇市容環境水平。(記者張虹紅馬庚申)
今年加大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投入
讓市民文化生活更多彩
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市財政局局長楊福剛今天上午向記者透露,今年本市將加大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投入,讓市民文化生活更豐富多彩。
楊福剛介紹,去年本市成功舉辦了中國(天津)演藝交易博覽會、天津國際少兒藝術節。文化惠民工程順利推進,建成32個鄉鎮文體中心、1000個農家書屋。今年本市將重點支持包括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大劇院在內的天津文化中心建設,啟動國家海洋博物館工程,建成天津電影藝術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項目。繼續支持文化特色村、農家書屋和農村文化室建設。同時不斷加大社區健身設施投入,支持建設體育公園、社會健身園和行政村健身園,加快改造完善重點體育場館設施,讓更為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扮靚市民生活。(記者張虹紅馬庚申)
教育投入今年再加大
全市中小學110萬平方米校捨加固維修
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市財政局局長楊福剛今天上午向記者透露,今年市財政在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大對教育事業發展的投入,讓百姓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
據介紹,今年本市將在全面完成118所農村中小學校捨加固和功能提昇的基礎上,投入更多資金,基本完成全市中小學110萬平方米校捨安全加固維修任務。建立全市中小學校捨信息管理系統,完善中小學校捨安全監測機制。建立完整的校捨信息庫,提高校捨安全預警能力。同時,加快海河職業教育園區建設,基本建成海河教育園區一期工程。落實中等職業學校涉農專業和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交學費政策,繼續完善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學生資助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投入更多財力培養名師名校長和農村骨乾教師。(記者張虹紅馬庚申)
調整完善政策加大調控力度
多舉措讓群眾腰包更鼓
預計今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10%
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市財政局局長楊福剛今天上午向記者透露,今年財政部門在開展『解難題、促轉變、上水平』活動中,將更好地利用財政杠杆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預計今年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
據介紹,今年本市將調整完善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財稅政策,加大企業職工工資增長調控力度,完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營者薪酬管理辦法,促進職工收入同步增長。同時,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並提高最低工資、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撫恤救濟和義務兵家屬優待金等標准,健全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實施低收入農戶增收工程。穩妥推進公共衛生、基層醫療衛生等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多措並舉讓百姓的腰包更鼓。
同時,本市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綜合運用政府補助、稅費減免、貸款擔保和創業培訓等財稅政策手段,促進大學生、下崗職工、困難群體就業創業。建立城鄉一體的就業援助機制,及時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問題。延長對困難企業的穩崗幫扶政策期限,繼續實施財政補貼、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暫緩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發展生產、擴大就業、提高收入,確保全年新增就業42萬人。
此外,今年本市還將進一步落實保障性住房資金、土地供應和優惠政策,加大限價商品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650萬平方米,向7.5萬戶低收入家庭發放租房補貼,著力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記者張虹紅馬庚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