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繼海地、智利等地發生地震之後,北京時間6日凌晨在蘇門答臘西南以遠地區發生7.1級地震,這使不少民眾感到不安全。對此,地震專家、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表示,目前全球地震活動仍然處於正常水平,沒有必要過於擔心。
原因各有不同
劉傑說,海地、智利及蘇門答臘地震原因各不相同,互相之間也並無必然聯系。海地地震的發生是由於北美板塊和南美板塊之間互相作用造成;智利地震是環太平洋板塊的納斯卡板塊和南美板塊的碰撞造成;而6日發生在蘇門答臘附近的地震則是自2004年印尼9.1級大地震後,附近區域地質活動活躍的表現。自2004年印尼大地震後,附近區域已出現8級以上地震4次和更多的7級以上地震。
從對各自不同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這幾次地震相互見並無必然聯系。劉傑說,這幾次地震發生地相距較遠,而且是由不同的板塊作用引起,互相間並沒有明顯的因果關系。
頻次仍屬正常
對於最近地震是否過於頻繁的疑問,劉傑分析說,截至目前,今年全球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5次,其中1月2次,2月2次,3月1次。而去年11月及12月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1次。即5個月來,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6次。
根據統計數據,全球范圍內平均每年都會發生8.0級以上的地震1次至2次,7級以上地震平均18次。因此,目前來看,全球地震頻率仍在正常范圍之內。
劉傑認為,這幾次地震的確可以表明環太平板塊處在較為活躍的狀態。同時,全球強震也較為活躍。
『2004年印尼大地震之後,全球就進入了8.5級以上超大型地震的活躍期。』劉傑說,8.5級以上地震是2004年印尼大地震之後就頻繁出現的,應該說從那個時候開始地球的板塊運動就開始進入活躍階段,汶川地震、智利地震都是板塊運動活躍的表現。
對中國影響有限
劉傑認為,全球進入強震活躍期,會對中國造成一定影響。但從最近幾次地震本身來看,對中國影響有限。
他說,海地地震更多是局部地區板塊活動的表現,與全球關聯較小。至於智利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局研究結果表明,智利地震與中國大陸地震活動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研究報告說,這次智利8.8級地震位於智利中部地區。在此次8.8級地震之前,自1900年以來,智利中南部曾發生過4次7.8級以上地震,研究結果表明,發生在該區域的大地震與中國大陸的地震活動之間的關系不明顯,不會影響中國大陸的地震活動。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