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張志剛]我發言的題目是《擴內需必須穩外需》。 [ 2010-03-07 15:22:59 ]
[張志剛]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這是我國經濟面向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是,要實現我國經濟社會長期和諧發展,還應堅持擴大內需為主和穩定外需相結合,促進內外需協調發展。 [ 2010-03-07 15:23:21 ]
[張志剛]穩定外需,為擴大國內投資需求提供了國際支橕,也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大舉措。去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超過1.2萬億美元。同期,世界貿易下降12%。『蛋糕』小了,我們的份額並未減少。在歐美日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口市場上,我們的份額上昇了2.4—3.5個百分點。 [ 2010-03-07 15:23:47 ]
[張志剛]穩定外需,有利於擴大我國投資需求的潛在市場,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之路的正當權益。去年我國出口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但我們人均出口額只及德國的約1/16,人均GDP排序僅居世界百名左右,差距很大。繼續逐步擴大出口,可以為投資需求開闢潛在的國際市場。 [ 2010-03-07 15:24:30 ]
[張志剛]穩定外需,就是鞏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對2008年的統計分析表明,我國GDP增長9.6%。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國際市場需求急劇萎縮的情況下,淨出口仍然拉動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對外經貿直接帶動就業8000多萬人,其中60%以上是農村轉移勞動力。關稅、進口環節稅9161億元,涉外企業稅收11961億元,分別佔當年全國稅收總收入的17%和22%。外向型經濟在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增加財政收入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 2010-03-07 15:25:17 ]
[張志剛]穩定外需,就是為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和穩定世界經濟做貢獻。去年我國進口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進口石油2億噸,鐵礦砂6.3億噸。進口的農產品相當於4.4億畝土地的產出,約佔我國耕地面積的1/4。到2020年,預計我國還有大約15萬億美元的進口市場。這樣巨大的進口市場,既推動了國內經濟發展和消費增長,也是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 [ 2010-03-07 15:26:02 ]
[張志剛]2010年對外經貿工作面對的形勢非常復雜,必須加快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及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科學發展。為此,特提出以下建議。 [ 2010-03-07 15:26:18 ]
[張志剛]一、穩外需,必須穩政策。要繼續穩定出口退稅、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等等。 [ 2010-03-07 15:26:47 ]
[張志剛]二、制定『走出去』的長遠發展戰略和規劃,著力優化進出口結構。繼續完善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以質取勝戰略、科技興貿戰略和市場多元化戰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產品出口,鼓勵機電產品和高技術產品出口。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培育周邊市場。繼續堅持『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方針,加強對外投資法制建設和政策支持,制訂長遠發展戰略。條件具備的要盡早在『十二五』規劃中作出安排。 [ 2010-03-07 15:27:42 ]
[張志剛]三、加大服務貿易政策支持力度。這是對外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方面。加快制訂財政、稅收、金融等系列優惠政策,支持服務貿易發展。服務外包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平臺,是『不出國門的高級勞務輸出』。2009年服務外包解決了71.1萬人的就業,其中大學畢業生49萬人。大力支持服務外包產業,勢在必行,潛力很大。 [ 2010-03-07 15:28:13 ]
[張志剛]四、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綠色低碳是我們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們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領域。要鼓勵節能環保產品出口,加大綠色、低碳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再創新力度,引導外資參與綠色經濟發展,轉讓低碳技術;對國際上存在的損害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的主張和做法,既要堅決反對、依法維權,也要未雨綢繆、早做預案。 [ 2010-03-07 15:29:04 ]
[張志剛]五、堅決反對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為穩定外需創造健康的國際環境。要警惕和反對國際經貿關系中『自己有病,總到別人身上找原因』的歪風。堅決反對各種保護主義,不僅深得世界人心,也有利於世界貿易長遠、健康發展。要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的能力建設,制定實施系統的應對戰略。 [ 2010-03-07 15:29:30 ]
[董建華]現在請孫曉華委員發言,馬培華委員准備。 [ 2010-03-07 15:30:11 ]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我發言的題目是《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 2010-03-07 15:30:33 ]
[孫曉華]改革開放30多年,在中央方針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我國民營經濟的活力得以充分激發,潛力得以巨大釋放,民營企業資產、產值、利潤的增速一直大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去年,我國民營經濟充分發揮內在活力,在逆勢中仍保持較快發展勢頭,為我國經濟回昇向好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民營經濟對我國GDP的貢獻已經超過60%,企業數量佔全國的70%以上,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一半以上、85%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崗位、90%以上的農村轉移就業源於民營經濟。事實有力地證明,民營經濟是激發中國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主要源泉。 [ 2010-03-07 15:31:13 ]
[孫曉華]然而,數量龐大的民營小企業面臨許多『老問題』,突出表現在融資困難、服務不健全、稅費負擔較重。民營大企業面臨不少『難問題』,主要是『大而不強』,突出表現在行業准入門檻高、創新能力不足、核心競爭力不強。歸根結底源於一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不完善,一些政策可操作性不強,很多執行不到位。 [ 2010-03-07 15:31:51 ]
[孫曉華]例如,《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乾意見》實施至今已經五年時間,但政策依然沒有落到實處,許多部門出臺的配套措施大都包含著各自的部門利益要求,使得民營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不少制度性障礙。 [ 2010-03-07 15:32:22 ]
[孫曉華]近來,中央特別強調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企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體和基礎,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活力源泉。民營企業佔全國實有企業總數70%以上,是中國最大的企業群體。因此,民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動力、活力的激發,對於整個國家經濟『調結構、轉方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2010-03-07 15:33:59 ]
[孫曉華]為此,我們建議,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民營經濟的『促小抓大』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重要著力點,更加注重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完善促進各類小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推進民營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增強民營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全面激發其內生動力。 [ 2010-03-07 15:34:13 ]
[孫曉華]一是要發揮國有、民營各自優勢,進一步形成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共同發展新格局。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國有經濟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發揮主導、骨乾作用,逐步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鼓勵、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准入的所有行業和領域,打破『玻璃門』和『彈簧門』,規范准入門檻,不得針對民間投資設置任何附加條件,切實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做到一視同仁。 [ 2010-03-07 15:34:42 ]
[孫曉華]二是要突出『保小、促小』,建立健全小企業政策法規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要調整小企業財稅政策,特別是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建立一套與小企業特點相適應的融資服務體系,特別是推動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建立健全小企業技術服務體系,特別是建立面向小企業的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建立健全小企業教育培訓體系,特別是充分利用各類社會培訓機構形成小企業培訓網絡;建立健全小企業管理體制和統計監測制度,特別是統籌協調好各項促進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法規。 [ 2010-03-07 15:35:34 ]
[孫曉華]三是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切實解決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要推動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切實開展小企業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其對小型企業的貸款比重。要放寬銀行准入標准,廣泛發展社區銀行、科技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區域性、行業性小型金融機構,提高小金融機構覆蓋率。擴大中小板、創業板中的中小企業比重,改變中小板『大多、中少、小無』的不合理格局。建立健全小型、微型企業資信評估標准和評估機制,在全國范圍初步形成科學合理的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 2010-03-07 15:36:25 ]
[孫曉華]四是要支持『做強、做大』,將有條件的大型民營企業納入國家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發展戰略。中國需要更多的大企業大公司,無論他們是國有還是民營,都是國家經濟的脊梁。要選擇行業龍頭民營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鼓勵企業建立國家級創新中心、研發中心和工程中心,參與和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 2010-03-07 15:36:42 ]
[孫曉華]當今,國運昌盛,社會和諧,民族團結,正是民營經濟大發展、大跨越的難得機遇。只要我們繼續堅持毫不動搖地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內生動力和潛力就會得到源源不斷的激發,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就會更快轉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更快更好地實現。 [ 2010-03-07 15:37:41 ]
[董建華]現在請馬培華委員發言,王少階委員准備。 [ 2010-03-07 15:38:22 ]
[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馬培華]我發言的題目是《加快節能減排促進可持續發展》。 [ 2010-03-07 15:38:48 ]
[馬培華]2009年是實現國家『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年。一年來,各地紮實推進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2.2%,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二氧化硫『十一五』減排目標提前一年實現。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要完成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主要包括: [ 2010-03-07 15:39:17 ]
[馬培華]1.主要污染物排放增量壓力大。我國總體上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2020年以前我國能源消費和新增工業項目的污染物排量仍然很大,加上我國人口預期將達到14.6億、經濟總量將至少翻一番,按照現在能源資源消耗水平測算,污染負荷將增加2—3倍,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將對污染減排造成長期的巨大壓力。 [ 2010-03-07 15:40:01 ]
[馬培華]2.節能減排區域差距較大。總體來看,東部地區節能減排指標完成較好,部分地區甚至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部分指標。中西部地區受歷史原因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節能減排壓力大。現在部分中西部地區正在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在轉移的產業中,污染較重的行業佔有較大的比重,將帶來產業承接地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增加。這將直接制約全國節能減排工作的發展進程。 [ 2010-03-07 15:40:41 ]
[馬培華]3.運行機制還不完善。環境污染治理資金缺口較大;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不到位;監督體制建設滯後。 [ 2010-03-07 15:41:00 ]
[馬培華]4.法律體系仍不健全。《節約能源法》配套法規和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地區還沒有修訂《節約能源條例》,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現象較為突出。 [ 2010-03-07 15:41:17 ]
[馬培華]為此,我們建議:1.優化經濟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建立淘汰落後產能公告制度,加大限制類和淘汰類企業差別能源價格政策執行力度。通過增加財政轉移支付,對淘汰落後產能給予補貼和獎勵,並在項目立項、土地審批、信貸政策和稅收減免等方面對落後產能轉產企業給予優惠。對未完成淘汰落後產能任務的區域,嚴格控制安排投資項目,確保實行項目『區域限批』。 [ 2010-03-07 15:42:01 ]
[馬培華]進一步制定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建設一批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在傳統行業組織實施一批節能降耗、再循環和再利用的科技示范項目,使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傳統產業昇級的重要發展方向。調整能源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制定並出臺新能源消費鼓勵政策。支持新能源、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 [ 2010-03-07 15:42:25 ]
[馬培華]2.完善財稅政策,穩步推進能源資源價格改革。加大財政傾斜投入力度,中央在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產能的資金安排上應向經濟欠發達地區或流域傾斜,對於嚴重污染並已經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區域設立專項資金用於移民的安排、土地利用性質的改變和生態環境的修復。 [ 2010-03-07 15:43:03 ]
[馬培華]建立高效節能產品、環保產品推廣的財政補貼機制,落實補貼資金,制定具體方案,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投入。清理和取消對高能耗和高污染行業電價、水價、地價、稅費的優惠政策。盡快制定資源稅、環境稅改革方案。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價格體系。 [ 2010-03-07 15:43:33 ]
[馬培華]3.健全管理體制,強化節能減排的監管力度。進一步明確政府各部門節能減排管理分工職能,逐步形成政府節能管理、節能監察、節能服務三位一體的節能管理體系。強化節能減排的監管力度,堅持由相關部門和專家負責的節能目標責任現場評價考核制度,及時公布檢查結果,嚴格執行節能減排法律法規。把節能減排目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並作為政府領導乾部綜合考評和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 2010-03-07 15:44:14 ]
[馬培華]4.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提高法律保障。完善《節約能源法》配套法規和相關管理制度,督促各地盡快修訂《節約能源條例》。加快民用建築節能、排污許可、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城市排水和污水管理等相關行政法規的制訂及修訂工作。抓緊制定《循環經濟促進法》配套法規,組織編制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推進清潔生產,轉變增長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 [ 2010-03-07 15:44:56 ]
[董建華]現在請王少階委員發言,王巨祿委員准備。 [ 2010-03-07 15:45:22 ]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