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記者獲悉,國家郵政局在官方網站就《快遞服務》國家標准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消費者可以在3月31日前提交修改意見或建議。記者查閱發現,該標准有一些新的規定,如快件延誤後應賠償,至少免除本次服務費用等。業內人士分析,該國標將有力地規范快遞服務業,進一步淨化電視、網絡購物的市場環境。
標准提高權威性
據了解,我國從2007年已開始實施《快遞服務》行業標准,由於是行業標准,缺乏權威性和執行力,兩年來實施的情況並不理想。
記者查閱《快遞服務》國家標准發現,該國標包括基本術語、組織要求和服務環節三部分內容,從權威性和適用性兩個方面對此前的行業標准進行了完善。相比之下,更穩定,適用范圍更廣,也更加權威。
此外,也對原有的行業標准進行了細化,增加了國際快遞、代收貨款等內容,使標准更符合多方面的需要,更具適用性。
先驗貨再簽收
在『服務環節』征求意見稿中記者發現,第五條明確指出『對於代收貨款快件,網絡購物、電視購物和郵購等快件,收件人可先驗收內件再簽收』。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針對電視購物、網絡購物的快遞投訴比較集中,如消費者通過電視或網絡訂購了貨物,明明同賣家約定驗貨後付款,但快遞業務員卻在收取貨款後,纔允許開包驗貨。以本報消費維權熱線接聽投訴為例,上個月熱線共接到相關投訴6起,其中有4起是因為消費者付款後纔驗貨,遭遇欺詐。
業內人士分析,先驗貨再簽收付款對消費者非常有利,將淨化電視及網絡購物市場,消費者受欺詐的可能性也相應減小。
徹底延誤要賠償
《快遞服務》國家標准『服務環節』還明確提出,『徹底延誤的快件,快遞服務組織應根據有關規定予以賠償。』根據國內快遞服務的類型,延誤時限規定為『同城快件為3個日歷天,省內異地和跨省快件為7個日歷天』。具體賠償規定為:『延誤的賠償應為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不含保價等附加費用)。由於延誤導致內件直接價值喪失,應按照快件丟失或損毀進行賠償』。
對此,市消費者協會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本市消費者對快件延誤的投訴已佔到相關投訴的一半左右,由於缺乏賠償細則,消費者維權十分困難。此次國家標准對延誤賠償有了明確的規定,操作性強,將極大便利消費者因快件延誤索要賠償。(記者李鴿)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