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難掩激動的心情,話語中透著自豪,露出自信,充滿對國家、對天津發展的拳拳赤子之情。
昨天下午,人民大會堂天津廳。窗外雪花飄,室內暖意融。天津團全體會議上,面對胡錦濤總書記,天津代表們結合各自工作,緊密聯系實際,談發展,話改革,獻良策,在與總書記的對話中,感受著黨中央的殷切期望,體味著來自總書記的親切關懷。
馬傑代表:去年,我感到最振奮人心的是參加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社會,決定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只能依靠自主創新。我們要秉承『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為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航天人新的更大貢獻。
何樹山代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決策,總書記多次到濱海新區視察,明確提出濱海新區要努力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
濱海新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發揚『五加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努力交出一份滿意答卷,規劃建設全面推進,先進制造業基地初具規模,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深化,研發轉化基地正在形成,載體功能顯著增強,宜居生態城區建設實現新突破。
穆祥友代表:我所在的天穆村有六百多年歷史,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回族聚居區之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啟動了涉及6000多戶村民的舊村改造工程。我們首期投資4.5億元,建設了26萬平方米、26棟高層、3086套室。我們實行即拆即選、連戶寄宿、自行調劑、陽光操作、全程服務。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1500多戶村民喬遷新居。
張曉燕代表:作為一名紡織工人,我直接感受到了金融危機對紡織行業的嚴重影響。但是,黨和政府沒有讓企業自生自滅,沒有忘記廣大職工,及時出臺了紡織行業振興規劃和多項扶持紡織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天津開展了『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極大地提昇了企業的信心,增強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實踐充分證明,只要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只要各行各業人民團結拼搏,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能戰勝。
於汝民代表:2005年10月1日,總書記視察天津港。5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的要求,真抓實乾,創新發展,推動天津港在五個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港口規模不斷擴大,港口等級不斷提昇,港口功能不斷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今年我們要確保主要經濟指標躍上新臺階,貨物吞吐量完成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准箱,為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作出新的貢獻。
沈家聰代表:河西區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重點培育金融服務、中介及相關服務業、研發科技服務等六大主導產業;把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和創建國家衛生區相結合,投資1.24億元規劃選址建設標准化菜市場;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綜合配套改革,按照每萬人口30萬元標准,免費提供22項公共衛生服務,改擴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實現了大病進醫院,小病回社區。
靳潤成代表:天津在基礎教育方面,緊緊圍繞優質均衡和公平普惠,著力在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促進教育公平、提昇隊伍整體素質上下功夫。在職業教育方面,著眼於在全國凸顯優勢和創新引領,著力搭建國家試驗區和示范區平臺、海河教育園區平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平臺。在高等教育方面,著眼於內涵提昇和服務區域發展,著力抓好學科專業鏈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對接、科技創新項目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對接、人纔培養鏈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對接。
劉曉健代表:身在天津看天津,在我們眼中有『三個天津』:一是觀念的天津。圍繞總書記提出的『一個排頭兵』、『兩個走在全國前列』和『五個下功夫、見成效』的重要要求,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奮斗目標和工作思路,作出了構築『三個高地』、打好『五個攻堅戰』的戰略部署。二是規劃的天津。天津『雙城雙港、相向拓展、一軸兩帶、南北生態』的發展戰略和濱海新區、中心城區、各區縣聯動協調發展策略的提出,充分體現了天津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三是和諧的天津。全市上下同心同德,以歷史主動精神創造歷史,以肩負人民期望造福人民,創造了天津精神、天津速度、天津效益。
鄧中翰代表:在黨和政府的鼓勵支持之下,『星光中國芯工程』堅持自主創新,實現了數據驅動並行計算等八大核心技術突破,申請了1800多項國內外技術專利,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產銷規模分別超過上億枚,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中星微電子公司也成為第一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芯片設計公司,贏得了國際的認可,為國家、為民族爭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