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畢曉哲
7月1日起,北京、深圳等多個省市同時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平均增幅多在20%以上。今年上調或計劃上調最低工資標准的省區市共有27個。有媒體報道稱,中國低收入者已經成為密集加薪期的最大受益者。(7月2日 東方網)
繼今年1月23日,江蘇省第一個上調最低工資標准後,近期各地紛紛上調職工最低工資標准,向外界釋放了一個極強烈的維護最低收入群體勞動權益的信號。而且,多達27個省區市上調最低工資標准,平均漲幅高達20%,這將讓廣大低收入群體直接獲益,並體現國家有關方面對生活困難群體的關懷。但筆者以為,就時下最低工資標准的增幅與調整情況來看,仍然難言真正讓社會公眾共享發展成果。
城市最低收入群體在我國城市各類群體中約佔到三分之一強,這部分人生活狀況如此、收入高與低,直接關系民眾福祉。但現實情況就是,極大量的低收入群體,既使在國家有關方面和各省市區數次提高最低工資標准的情況下,他們的個人和家庭生活狀況依然並不樂觀。首先是最低工資基數過低。先以2006年為例,2006年之前,我國有關方面已多次調整最低工資,但在2006年的那次調整之後,許多省市的最低工資標准仍在500元以下,江西為360元,河南為480元,湖北為460元,大連450元;最低的為江西邊遠地區,僅270元。
在我國近幾年來最低工資標准基數過低的情況下,其實,再怎麼調整,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長幅度依然比不上國家財政收入的漲幅和各行業企業平均利潤增長率的漲幅,2009年上海最低工資標准調整後是1120元/月,比深圳高20元。深圳與廣州、杭州的最低工資標准持平,都是1100元/月。今年按照『平均增幅20%』的標准調整後,廣州、深圳、杭州的最低工資標准約1320元/月。1320元每月在時下的深圳是什麼生活水准?況且,這還無法保證所有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類,完全兌現最低工資。客觀地說,即使怎樣的漲最低工資,這部分人群的生活狀況依然不容樂觀,恐怕也僅僅是一個『糊口』的水准。
因此,筆者以為,為了讓這部分低收入者群體真正共享發展成果,讓他們活的更有尊嚴、更加幸福些,就必須從根本上調整最低工資的依據標准和『調整機制』。從目前來看,歷次的最低工資標准調整,總是『被動』的,是被社會經濟發展被動『拉起來』的,而不是一種經濟機制的『自覺』。去年國家有關方面探索實行『油價聯動』機制之後,得到社會公眾好評、透明度更高。我認為,最低工資標准的調整,也應建立一個『反映機制』,這個自動反應機制不能僅憑政府官員和企業主的『良心』,今後的最低工資標准調整,應建立一個和社會發展、經濟指數,尤其是和國民經濟增長指數GDP增幅、政府財政收入、企業平均利潤率和價格指數、CPI等『掛鉤』。
也只有真正建立出一整套隨著社會『平均指數』變化,並反映社會發展成果的最低工資標准,並且,這樣的最低工資標准也是可以隨時『聯動』調整的標准。我想,最終也將出現『蛋糕大,最低收入群體就會多切』的狀態,而不是像當前這樣——『蛋糕』越做越大,但最低收入群體的『蛋糕』份量卻相對『縮水』這樣的尷尬局面。真正的『共享發展成果』目標纔有望實現。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