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僅四五月份房租價格就同比上漲超過20%,一位畢業生表示:按照中介的說法就是,我們的平均工資是多少,他們就漲到多少,基本上讓我們成為月光。媒體認為眼下的房租好比綠豆,無良中介的非理性瘋炒加劇了租金的暴漲。(7月4日央視《新聞1+1》)
這是一件非常詭異的事情:一方面,中國房地產指數研究院新公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購房者消費調查研究》顯示,在國家采取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措施背景下,購房者觀望心理嚴重,六成人堅信房價下跌;另一方面,數據又顯示,今年5月、6月北京平均的租賃價格為3000元每月,同比2009年5月、6月租金上漲20.3%,而近期關於住房租金上漲的消息更是不絕於耳,多家住房研究機構數據表明,我國一線城市廣州、杭州、上海、深圳等地的房租也已漲幅高達10%之多。樓市看跌,房租何以看漲?
有人說,樓市進入博弈膠著期,買房的進入租市,需求杠杆撬動了租房市場。這個說法乍看起來有一定道理,但實際上,房價與租金之間並非簡單的替代品關系,二者的需求彈性也不是此消彼長那麼簡單。何況,事實早證明:房價與租金更像互補品,脣亡齒寒——譬如2008年底,金融危機來襲,國內樓市低迷,租市頻現倒閉潮,租金更是爭相跳水。那麼,為什麼眼下樓市看跌的時候,租金卻出現此般異動?其實,更為簡單的一個悖論是:暫持幣觀望的群體,真的形成了『租市新客』?暫不買房的那些人,難道之前都是睡馬路?
專家給出的理由,譬如畢業生集中離校開始租房、長期相對滯後的租金補漲等因素,但這些常規性的道理顯然經不起邏輯的推敲:畢業生離校是個『例牌』,往年何以風平浪靜?租金補漲應順水推舟,卻為何選在這個反常的節骨眼?於是,『綠豆說』似乎更能解惑——中介幕後哄抬租金。既然如此,這就不需要其它考量,陰謀到了,陷阱就成了。『收入不漲、房價不跌、租金暴漲』的現實,是有足夠道理祭出行政懲戒的——更何況,綠豆的命運完全可視為前車之鑒。
但實際上房租暴漲與綠豆價格坐火箭完全是兩碼事。一方面,二者屬性各異,綠豆雖然屬於基礎產品,但需求彈性很大,消費者吃不吃還是兩選,但對於房租而言,房價高企不下,就只有租房避難,換言之,房租暴漲之害要遠甚於綠豆;另一方面,房租異動與綠豆暴漲背景迥異,綠豆的市場性較為單純,價格異動後的陰謀欲蓋彌彰,而房租與樓市大環境息息相關,譬如當宏調政策只有信心而缺乏決心的時候,炒家炒成房東,轉手預期自然就成了租金預期,在保有稅乾打雷不下雨、大城市資源溢價過高的背景下,租市之火熱很容易代償了樓市之低迷。
租金上揚,本不是怪事,但任何價格密集異動,都當引起決策與監管的警惕或反思。房租暴漲,其背後也許會有中介組織的無序牟利,但究其實質,仍是一場非綠豆式陽謀:它既提醒我們樓市的宏調越寬松越被動,也警示我們那些紮實有力的硬舉措需要盡早落地。因此,應對房租暴漲問題,除了綠豆式思維,還要將嚴苛的調控政策貫徹到底,開征空置稅、保有稅等,防止租市成為樓市的『典當行』。 (作者鄧海建)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