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浙江在線07月19日訊
『大兒子都當上爺爺了,希望他到我這個年紀,過得比我有福氣……』家住寧波慈溪宗漢街道的徐老太今年85歲,育有三子兩女,本應在家頤養天年,近日卻不得不因贍養問題與兒子們對簿公堂。
徐老太獨自居住在一間小村屋內,屋頂的橫梁早就斷了。沒有自來水,老人就一直吃屋外水缸裡屯積的雨水。『以前盼著下雨,現在屋頂漏了,我又怕下雨。』老人說,一下雨,雨水順著縫隙滴滴答答地漏下來,她只得在屋內橕起一張塑料膜來兜漏下來的雨水。
老人有三子兩女,晚景怎會如此淒涼?
老人說,其實兩個女兒倒算孝順,可自己有三個兒子,怎麼還好意思去麻煩女兒?二兒子對自己也不錯,就是離得遠。住得最近的兩個兒子,卻始終對她不管不問。針對老人的贍養問題,她所在的村、街道乾部也曾多次進行調解,但都沒有結果。
案件開庭審理前,承辦法官特地去了老人所在的村裡進行調解,結果,只有二兒子表示願意按照老人的要求來負擔,其餘兩個兒子既不同意修繕老人的住房,也不同意支付贍養費,只答應讓老人到三個兒子家裡輪流吃住。可老人說,『平時話都不說一句的,怎麼還能到他們家裡去?』
法庭經過兩次調解,還是未能達成贍養協議。近日,慈溪法院依法作出判決:三被告給付老人醫療費、自來水安裝費,每人每月承擔老人的生活費150元,並修繕老人的住房。
承辦法官沈重地對記者說,面對贍養案,法律常常會陷入這種無奈的尷尬。一紙判決,雖給了老人晚年生活一定的保障,但老人傷透的心又該怎麼去彌補?七十古稀,八十耄耋,老人留在世上的時間不多了,卻還要與兒子公堂相見,為人子的於心何忍?(寧波日報見習記者單玉紫楓通訊員王蓓徐昇)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