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傳奇,老故事。在去年爆出600餘人因航模加分之後,浙江今年再次爆出違規體育加分事件。今年浙江共652人獲得體育加分,其中足球44人加分。這些考生參加的是未被國家認可的不知名的比賽,球隊的替補不用上場依舊可以獲得加分。(7月15日《中國青年報》)
莫名其妙的比賽、令人眼饞的加分,當高考為『足球替補』打開加分的大門,則公平競爭的門檻上就多了一道玻璃絆子,那些拿不到『足球替補』等各色加分證明的窮孩子,則終於跌在虛無縹緲的『足球場』、只有將人生中難得的向上通道讓位給那些VIP的孩子。所謂階層的固化、社會的怨憤,終究沈淀成叢林法則般的風險,糾結人心。
加分丑聞年年有,公眾也不是非要沾染點制度潔癖,見不得一丁半點的不公與失衡,而是在此類加分丑聞背後,洶湧著一股無可言說又事實存在的暗流,讓人幾近絕望:為什麼又是浙江?為什麼年年丑聞頻仍、年年不思改進?當丑聞舉國皆聞,又拿什麼彌合裸分考生的權利?民意早有詬病、實踐亂象叢生的加分制度,到底遭遇了那些梗阻?哪些人、哪些部門在『足球替補』類荒唐的加分丑聞中穿針引線、逍遙自肥?
有一點是肯定的:能夠混到『足球替補』類加分的孩子,非富即貴。沒有權錢上的傲人資本,哪有坐在場下加分的便利?窮人的孩子是不可能當得上加分式『足球替補』的,就算你在草坪上揮汗如雨,前突後擊,你也加不到高考的分數——只因高考違規加分的邏輯是非常現實的,也是一脈相承的:家長能力大,孩子機會多。去年浙江紹興一中三電航模加分19名考生中,其中13名考生家長或是政府官員或是校領導、企業老總。與其說是高考加分,不如說是權貴階層合謀搶來的『頭等艙』。
有人說,好在高考是省內競爭,畢竟都是遙遠的浙江的故事。但這個邏輯顯然過於樂觀:那些靠『足球替補』名份『加』入名牌大學或普通高校的孩子,他們遲早會與我們的孩子在就業、婚戀等各色各樣的道路上狹路相逢,你能保證他們不會繼續發揮『加分』的能量、偷跑或者吃興奮劑?那些操控『足球替補』等加分制度而游刃有餘的先生小姐們,保證就不會在權錢的天空下生成其他觸目驚心的交易伎倆?加分暗湧,無人幸免。
人生又何其不似一個考場:我們希望在社會的教室裡憑借後致因素,捍衛尊嚴、向往美好、兌現權利、實現自我——最最起碼的是,不要有人和『命題者』、『監考者』、『閱卷者』曲徑通幽。你可以比我富有、比我聰明、比我快樂,但是,你不能因為富有或聰明或快樂,就剝奪了我的夢想與自由。制度永遠不會完美,但總有一些底線的東西,靠著自覺的制衡與約束,維系著社會的秩序與安全,慰藉著冷暖不均卻希望盎然的心。從這個意義上說,當高考為『足球替補』打開加分的大門,就已經不是一件不公的社會事件,更給相關制度與體制帶來諸多被質疑與否定的風險。作者:鄧海建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