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社成都7月18日專電7月12日18時許,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發生一起群體服用預防瘧疾藥物引起不良反應事件,104人發生不良反應,其中一名年僅3歲的女孩不幸身亡。
事件發生後,出現不良反應的村民被及時送往內江市人民醫院進行救治。截至目前,全部村民均無生命危險。預防藥本應讓人遠離疾病,緣何成了『奪命丹』?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調查。
經衛生部專家組調查後,東興區常務副區長黃俊偉向患者家屬們通報,該批次藥品是通過四川省疾控中心的正規途徑獲取,渠道和藥品質量沒有問題。
當時在現場的內江市東興區疾控中心主任袁奇告訴記者,這次發藥采取集中服藥方法,在院壩裡提供開水,一次性杯子,來一個人就登記,登記後就發放,在現場要看著吃下去,叫做『送藥到手,看服下肚』,態度非常認真。
『那小孩到底吃了多少藥?』記者詢問了袁奇。
袁奇答:『我記得30多個孩子,其中有10多個服了4粒氯?。伯氨?有的孩子沒吃,有的吃了3粒。中途發現藥量偏大,進行一些改變。』
『為什麼會改變呢?有人抱著小孩來找你們了?』
『不是,是我們在發放過程中,發現藥量偏大。』
60歲村民陸明仲告訴記者:『他們發到後面,發現藥不夠了,纔想起給小孩發多了。之前,我問「大人、娃娃都這樣吃嗎」?他們肯定地說「大人、娃娃都一樣的」。』
據介紹,用於預防瘧疾時,兒童只需每公斤體重對應4至5毫克藥量,而磷酸氯?片每粒為155毫克。按計算,124公斤重的孩子纔應該服用4片。此次不幸死亡的3歲女童孟雨珊體重不足20公斤,服用的預防藥物超正常量6倍。
15日,衛生部專家與家屬見面會上,黃俊偉向患者家屬們通報說:『得出的結論,就是16歲以下的兒童藥物過量,也就是劑量的把握上,確實沒有把握好。』
血的教訓,再次敲響了基層疾病防控工作『粗放』的警鍾。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