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書,未必要紙墨幽香。2009年12月27日,美國亞馬遜公司宣布,其電子書銷量首次超過實體書的銷量,銷售量在12月14日達到最高峰。當天,亞馬遜公司銷售出950多萬『本』電子書,這讓該公司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成為公司的搖錢樹。而幾個月前,苹果公司推出了形態上接近於電子書的iPad,叫好又叫座,以至於很多觀察家站出來,宣判電子閱讀器迎來『終結者』。
近兩年,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可謂是『忽如一夜春風來』,這邊廂Kindle風頭正勁,其他公司也不甘示弱立馬跟上,新產品層出不窮,新技術你未唱罷我已登場。還記得電影《哈裡·波特》中的魔法報紙嗎?報紙上不僅文字是動態的,圖片也是鮮活的視頻,還可以發出聲音,直接和當事人對話。如今,這樣的魔法報紙已經變為現實,一場閱讀革命正在迎來高潮。
A冷清:『電子墨水』孕育改革
掐指一算,電子閱讀器從問世到大熱走了十多年。1998年,美國諾瓦梅地亞公司推出手持式電子閱讀器『火箭書』。『火箭書』的樣子和書籍相仿,用戶可以把電子書從電腦轉移到『火箭書』裡隨時閱讀。此後,電子圖書公司如雨後春筍,『無紙化出版』成為最新概念。
但電子書火了一陣後,長達六七年的時間內頗為冷清。究其原因,標准混亂,價格太高。更重要的是,早期電子閱讀器還采用液晶屏幕,盡管比電腦的CRT顯示器要好些,但仍存在閃爍和眩光,容易引發視覺疲勞。
此後,美國EInk公司開始研制『電子墨水』,特點是屏幕本身不發光,而靠反射外界光源顯示文字,效果和普通紙一樣。這也讓電子墨水非常省電,大大地減少了能耗。電子墨水的發明,促使專業電子閱讀器『自立門戶』,真正地和PDA、手機等有了重要區別。2006年,索尼公司推出采用電子墨水技術的電子閱讀器產品,但令人大失所望,業績遠不如預期。
B大熱:閱讀迎來2.0時代
就在電子閱讀器逐漸淪為雞肋的時候,亞馬遜公司Kindle的意外熱銷,改寫了電子閱讀器的命運。兩年來,置於亞馬遜網站首頁的Kindle已經推出了三個版本,業內人士經常這樣形容:『它在歐美市場上賣瘋了。』曾寫過《肖申克的救贖》的現代恐怖懸疑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曾是堅定的傳統出版支持者,但去年他決定將最新一部作品放到亞馬遜新推出的Kindle2裡,以電子書的形式推向市場,並且不發行傳統紙本。
Kindle為何如此牛?從外表看,Kindle的尺寸和普通書相似,而且為了做得像一本書,故意把書脊弄得比較厚。技術上,Kindle采用了電子墨水技術。而且亞馬遜有撒手?——作為全球最大網絡書店,它依托的圖書資源相當豐厚。記得Kindle剛推出,亞馬遜CEO貝佐斯就宣稱亞馬遜擁有8.8萬本電子書可供用戶購買。而目前,這一數字已經上昇為25萬本。
這就是亞馬遜的威力——當用戶手捧一本Kindle,便能購買、閱覽幾乎所有自己喜歡的電子書,格式兼容性成為歷史。而且與傳統電子閱讀器不同,Kindle在互動技術上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貝佐斯管這個叫閱讀2.0。『閱讀2.0的核心在於無線上網。Kindle內置了3G功能,這樣就能對電子書裡的文字做超級鏈接,讀者遇到不懂的或想了解更多信息的詞匯,可以通過超文本,搜尋到更全面、豐富的信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位46歲的美國人這樣解釋。
可以這樣講,Kindle的橫空出世不僅是一場閱讀器領域的革命,也讓電子化出版的車輪不可阻擋。如今登錄亞馬遜官網,一些書推出了9.99美金的電子版本,可以直接下載到自己的Kindle裡面閱讀。這和那些動輒一百多塊的書比起來,無疑更有吸引力。它的出現,正在改變過去數百年來出版產業的模式,讓書籍的成本幾乎只剩下了支付給作者的版稅,而曾經的發行、保管、運輸書籍的費用在字節化的信息時代幾乎為零。在人類歷史上,書籍第一次成為『按需生產』的產品。
C趕潮:國內市場群雄逐鹿
Kindle在歐美市場上的風生水起,也帶動著中國電子閱讀器產業。以漢王為例,去年推出的電子閱讀器全年銷量達到50萬臺,95%的市場份額令人艷羡。此後,津科、易博士、方正、EDO等為代表的國產電子閱讀器企業集體發力;歲末,聯想、紐曼、華旗等一批IT企業蜂擁而入。
這股勢頭延續至今。年初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漢王繼續領跑。同時盛大文學、愛國者等數字出版新軍也高調亮相。據專家統計,除上述幾家,今年還有惠普、戴爾、華為、長城、方正、長虹、清華同方、明基等近100個品牌將正式推出電子閱讀器產品,群雄爭霸一觸即發。此外,中國移動近期正式推出了電子書終端的移動閱讀業務,由華為公司為其提供移動閱讀集成解決方案。手機也要來搶奪電子閱讀市場的一杯羹,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D終結:iPad迎頭趕上
如今,Kindle一家獨大的局面正在面臨挑戰。隨著近日苹果公司推出iPad,很多觀察家站了出來,大聲宣判所謂電子閱讀器的死刑。雖然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在接受《財富》采訪時表示,苹果iPad平板電腦與電子閱讀器不是同一類產品——Kindle使用黑白兩色的屏幕,主要是為閱讀書籍而設計,而iPad則不同,本質上說來是一種移動計算設備,同時可以用來閱讀,當然還可以觀看視頻,玩游戲,以及收發電子郵件和打字等,而其最大的亮點自然是9.7英寸的高清LCD觸摸屏。
剛剛上市兩個月,iPad就已經銷售出200萬臺。說iPad會顛覆一個時代太誇張了,但iPad顛覆終端市場格局是一定的:重新激活平板電腦、吞食上網本的份額、緊盯電子閱讀器,甚至搶佔手持游戲機市場……
除此之外,苹果還讓市場大吃一驚。他們成功地將iPad的起步價格控制在了499美元,而在產品1月下旬最初發布之前,許多分析師都沒有想到它會是這麼低的價位。『由於iPad的出現,電子閱讀器的生存變得困難多了。』業內人士這樣估計。
Kindle和iPad之爭,事實上就是專精與全面之爭。Kindle由於其屏幕技術的局限性,目前面世的產品只能實現黑白閱讀,最高可達到16級灰階。Kindle的一切功能和技術昇級都是圍繞著更好地實現『閱讀』這一目的。而以iPad為代表的采用TFT屏幕的『彩屏閱讀器』則不但可以閱讀黑白的、彩色的書籍,還可以看視頻、玩游戲。到底是只要閱讀,還是閱讀之餘兼顧娛樂和其他功能,成為Kindle和iPad兩派的爭論焦點。
E疑問:紙質書籍岌岌可危?
自亞馬遜推出采用電子墨水技術的Kindle電子閱讀器開始,宣稱電子閱讀將取代紙質閱讀的言論不絕於耳,這種無背光的電子技術可以帶來類似紙張的閱讀效果,同時它便捷、低耗、環保。而iPad的面世同樣令很多愛書之人欣喜若狂,它在帶來擬真的閱讀體驗的同時還帶來了豐富的多媒體功能。按國內電子書最大贏家漢王的說法,電子書取代紙質書將重演數碼相機取代膠片的一幕,在中國不過10年。同樣振奮人心的消息是來自國家科研機構的統計結果——2009年中國數字出版總產值已超過750億元,首次超過紙質出版產值。
紙質書是否會徹底消亡?曾有專家表示,從技術上來講,電子閱讀器還不足以取代紙質書。紙張能反射70%的入射光,而目前最好的電子閱讀器也只能反射43%的入射光,閱讀效果不如前者,電子墨水尚需改善。其次,電子閱讀器翻頁會有1-3秒的『黑閃』,可能導致讀者忘了前頁的內容,這也是亟待改進的。
電子閱讀器的價格也是個問題。由於電子墨水屬於專利,其他廠商無法繞開,也就難以推出新品,導致電子墨水的價格居高不下。目前,國外電子閱讀器的售價普遍為250美元,中國則達兩三千元——考慮到這筆錢能買約100本紙質書,自然讓消費者覺得不劃算。
對於情況特殊的中國而言,還有一些制約因素。亞馬遜靠9.9美元的電子書價格打開了市場,前提是美國書價本身比較昂貴,因此消費者願意先花一大筆錢買電子閱讀器,再買便宜的書。相比之下,中國圖書並不貴,加之打折之風盛行,電子書似乎很難祭起『價格戰』的法寶。
最重要的是,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不少人來說,他們已經習慣了閱讀紙質書籍時的舒適體驗,喜歡紙張的質感、新書的油墨味道、翻頁時的沙沙聲,還有舊書上顏色各異的批注。在顯示器上讀書,無論黑白還是彩色,都會讓人無端地心浮氣躁起來。這些代表著信息時代技術的科技產品,像是這個時代的縮影:理性、急迫且冷冰冰;它們和紙質書籍的柔軟沈靜踏實相比,也許顯得面目可憎。就連貝佐斯也坦言,書籍是模擬技術的最後堡壘。
撰文整理/劉德勝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