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說起地毯,許多朋友往往會想到它是家中的裝飾品和實用品,殊不知,在國際市場上,地毯不僅是重要的裝飾品,更是一種體現個人品位的藝術品。每一件高雅名貴的地毯都凝結著工藝師們的神思,將時尚、高雅集於一身,在小小的空間內充分顯示主人的靈感和創意,現已成為收藏界的新貴族,被稱為『踩在腳下的軟黃金』。
國內首個古董地毯專場拍賣成功
日前,在西泠印社2010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國內首屆『18至20世紀東方手工古董毯專場』亮相杭州,70多件古舊波斯地毯經過幾番競拍,以總成交價790萬元圓滿落槌。而在此前,剛剛結束的倫敦佳士得『東方地毯』專場拍賣會上,一條17世紀中期產於波斯科爾曼地區的地毯以959萬美元的天價成交,刷新了古董毯拍賣的最高紀錄。由此看來,隨著全球藝術品市場的持續火爆,精美的古董地毯開始顯山露水,並且身價逐年看高。
據說,在歐洲的中產階級家庭中,客廳裡的古董地毯和牆上掛的藝術品同等重要,都是彰顯主人不俗品位的重要點綴。目前,在世界各大博物館的重要藏品中,也都會有珍貴的古董地毯。而作為高檔古董毯重要產地的伊朗,依據當地法律,4平方米以上的高檔波斯地毯不能隨意帶出國境。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古董毯在市面上流通的數量。目前,古董毯流通的主要渠道為藏家之間的互通,或是現身拍場。正是因為如此,鑒於古董地毯的稀有性、審美性與實用性,許多人在將它收納入室的同時,也將其看作是一種收藏和投資。古董地毯的收藏歷史在國外已有幾百年之久,但在當今國內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也正由於這一點,古董地毯在未來應該還有昇值空間。
小地毯見證大趨勢
有專家分析,從近年來國際、國內市場的拍賣情況來看,古董地毯的投資價值上昇趨勢明顯。早在1996年,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清晚期寧夏織花蝶紋地毯以11萬元成交,民國初期瓶花吉祥紋地毯以3萬元成交,而清晚期寧夏織花卉紋地毯與民國初期青海織藏式地毯的成交價還都不到兩萬元。1997年,在北京翰海拍賣會上,6件18世紀的寧夏地毯全部成交,而且除了一條團花地毯的成交價格為10萬元外,其餘5件龍抱柱地毯的成交價格均在十幾萬元之間。在2003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中,一件清乾隆御用龍紋絲絨地毯以77萬元成交,同年在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御用如意紋絲絨地毯以75萬元成交,自此,在國內的藝術品市場中,古董地毯的高價時代正式來臨。
而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地毯的天價成交更是屢見不鮮,並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固定收藏投資群體。有數據顯示,古董波斯地毯可拍至百萬美元,阿富汗的手工地毯可拍至數十萬美元,即使當代的手工地毯,若圖案精致、手工細膩,也可賣到三四萬美元,由此顯示出地毯收藏與投資的獨特魅力。
判定價值四大因素
收藏古董地毯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若是新手入場,不妨多聽多看多學習,不要貿然出手。據老玩家介紹,能昇值的古董地毯要具備四大因素,首先就是年份,根據目前國際收藏界的一致認識,收藏和投資地毯的核心是距今百年以上的手工地毯,而非現代的機制毯。
其次要看材質,古董地毯的主要材質包括3種,一是天然羊毛,古時地毯織造較多采用的是純羊毛,毛質十分柔軟且富有彈性;二是手紡線,手工藝人用自己制造的簡單工具紡制棉毛線,可以將機器不能紡的細短的部分羊絨紡成線,用其制成的地毯不僅耐用、結實、有韌性,而且還漂亮;三是蠶絲,由於絲有閃色,因此用絲線編制的地毯,不但質地輕薄,而且非常炫目,從不同的方向看會有不同的色澤。
第三大要素是染色。因為古時地毯染色只能依靠天然顏料,染羊毛的顏色主要依靠植物色,小部分是從礦物中提取的,而這些植物染色中部分染料是名貴的中草藥材,染出的顏色純潔艷麗,色澤柔和。而其最大的優點是不傷毛質,經久耐用。這些染料現在有許多已成為名貴的中草藥材和高檔的繪畫染料,價格昂貴,所以造價很高。
最後就是工藝。手工地毯根據工藝等的不同可分為純羊毛膠背地毯、皇宮地毯、真絲地毯等,根據密度不同又以道數分為不同等級,道數越高,工藝價值越高,收藏價值就越高。
據說,一條純手工制作的地毯,從繪圖、染線、掛經、編織到成毯後的平剪、水洗、挽穗,總共要經過數十道工序,一般耗時14-18個月纔能完成,其繁復的工藝需要制作者具備出色的藝術欣賞能力、高超的手工技藝和極強的毅力與耐心。在傳統手工作坊,一名織工從七八歲開始就要學習相關技能,直到十多年後纔能完全掌握整套工藝流程。因此,在當今機械化生產的背景下,能擁有一條真正手工打造的古董毯是相當難得的。由此可見,凡是高價的藏品,一定有它獨特的價值所在。本版撰文馬馳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