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十二五”時期天津市恩格爾係數繼續下降,新增消費和購買力將更多地向文化領域傾斜,要求文化產業必須提供更加豐富、可供選擇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日前,本市出臺《天津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其中提出“十二五”期間本市文化產業的空間佈局和重點產業。到“十二五”末,全市文化產業完成投資超過100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0%,2015年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成爲支柱產業。
在空間佈局上,本市將發展完善山、海、城、鄉“四帶多點”的文化產業空間佈局,其中包括中心城區都市文化產業帶、濱海新區開放型海洋文化產業帶、北部山區休閒旅遊文化產業帶、區縣民俗文化產業帶。
中心城區天津文化發祥地
豐富“沿河”五大板塊
中心城區作爲天津文化的發祥地、核心區,將建設中心城區都市文化產業帶,以海河爲主軸線,形成五大產業板塊。
老城傳統文化板塊整合開發三岔河口、大悲院、呂祖堂、文廟、桃花堤等資源,發展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項目。打造以相聲爲代表的傳統曲藝集中演出街區。整合天后宮、天妃宮等媽祖文化資源,培育發展相關產業。依託古文化街、大衚衕、估衣街等傳統商貿聚集區推動文化用品集散貿易。搞好西站城市副中心文化設施配套建設,發展相關文化休閒娛樂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板塊進一步建設發展天津創意街、六號院、橋園創意產業園、陳塘創意基地、C92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凌奧創意產業園、3526創意產業園、北新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等。繼續擴大天津音樂街建設規模,發展音樂產品產權交易、音樂教育、音樂保健以及聲音產品等相關產業。用好天津美術學院、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等資源,建設天津美術街,發展美術產品產權交易、美術教育、美術設計以及相關產業。
近現代歷史文化板塊加強一宮花園、五大道、解放北路、小白樓等歷史街區的保護利用,發展多元化消費和旅遊。發掘名人故居、黨史遺址、風貌建築、近代工業、商業、軍事、通訊、交通、教育、金融等歷史文化遺存,建設多種形式的博物館、展覽館和體驗館。加強對三條石民族工業發祥地(福聚興機器廠舊址)、造幣總廠舊址、天津動力機廠、天津熱電廠等重要工業遺產的保護開發利用,選址建設天津工業遺產公園。發掘整合以文廟爲代表的古代官學,以電報學堂、水師學堂、武備學堂等爲代表的新式學堂,以南開學校、北洋大學等爲代表的現代學校和以法漢學堂、匯文中學等爲代表的外國教會學堂等,形成中國近現代教育發展風景線。
另外,本市還將打造當代藝術展演板塊、總部型高端產業板塊。
北部山區旅遊文化豐富多樣
扶持評劇繪“山”文化
北部山區是天津文化形態豐富性和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大做強“山”文化。以薊縣爲中點,向京、津兩大都市延伸,形成四大產業板塊。
山地文化休閒旅遊板塊提升盤山、黃崖關、八仙山等山區旅遊景點文化含量和服務水平。舉辦漁陽金秋旅遊、黃崖關長城國際馬拉松等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扶持發展評劇和具有地域風格的演藝種類,打造與文化旅遊緊密結合的演出劇目和節目。
革命傳統教育板塊整合盤山烈士陵園、抗日戰爭遺址等文化資源,開展紅色旅遊。開發建設軍事主題公園和體驗營地。
山地文化與科學教育板塊深度開發利用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等科學文化資源,規劃建設登山、探險、攀巖、地質科學考察、生物科學考察等營地和服務設施。加強對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科學文化內涵的普及宣傳。
文化園區板塊建設盤龍谷、國家畫院創作基地等大型文化場館和設施聚集區,引進國際國內文化項目,建設影視、書畫、文學等創作基地。
濱海新區最具活力海文化
形成海洋景觀、工業文化羣
作爲天津文化最具活力的新生區,濱海新區將建設濱海新區開放型海洋文化產業帶。以海岸線爲主軸、以海河中下游爲縱深,形成五大產業板塊:
海洋與溼地文化板塊建成國家海洋博物館、天津極地海洋世界,規劃建設海洋主題公園等文化設施,形成獨具特色的天津海洋文化景觀羣。開發保護貝殼堤、牡蠣礁、七裏海溼地、北大港溼地、大黃堡溼地和團泊窪溼地,建設古海岸和退海溼地公園、博物館、旅遊區。
港口與海洋工業文化板塊保護開發利用天津船廠(大沽船塢)、永利鹼廠遺址等工業遺存,形成完整的海洋工業文明發展史鏈。
近現代愛國主義文化板塊保護開發以大沽炮臺爲中心的海防要塞遺址羣、小站練兵遺址、日軍華工轉運站遺址等,建設沿海愛國主義文化景觀羣。
同時發展戰略性文化產業聚集示範板塊、文化交流與貿易板塊。
區縣民俗文化異彩紛呈
古鎮文化羣民間藝術產業化
本市周邊區縣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廣闊空間,要建設區縣民俗文化產業帶,重點培育四大文化產業板塊:
古運河文化板塊用好用足南運河、北運河、薊運河的自然景觀和漕運文化資源,建設楊柳青明清街和大院文化聚集區、北辰皇倉廒舍文化產業博覽區等,形成特色突出、錯位發展的運河文化集羣。
古鎮文化板塊結合新農村建設和城鎮改造,部分保留或恢復楊柳青古鎮、漁陽古鎮、楊村古鎮、獨流古鎮、葛沽古鎮等歷史名鎮,形成天津特色的北方古鎮文化羣。
民間文化藝術板塊培育版畫、木刻、剪紙、戲劇臉譜、農民畫、泥塑、麪塑、磚雕等特色民間藝術,推動產業化、公司化經營運作。扶持發展獅子會、高蹺會、飛鑔、寶輦等特色民間花會藝術,鼓勵走出去交流演出。發掘黃帝問道、姜子牙垂釣、精衛填海、哪吒鬧海、鹽母煮鹽等民間傳說和戚繼光鎮守長城、趕大營、小站練兵、義和團紅燈照等歷史故事以及狗不理包子、獨流老醋等傳統商業品牌,創作生產相關文藝產品。
文化主題園區板塊發揮周邊區縣區域和土地優勢,依託農村和農場、湖、河、名勝古蹟,發展農業休閒文化體驗、文化創意、文化用品製造交易流通、文化娛樂主題公園。
5年之內
全市屏幕數超300塊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將鼓勵多廳影院從中心城區向區縣和鄉鎮拓展,每個區縣至少建設一個多廳數字影院,全市屏幕數達到300塊以上。
在遊藝娛樂業方面,全市電子游藝娛樂場所將新增300家,完成投資1.5億元以上,連鎖網吧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