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從市發改委獲悉,《天津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於日前編制完成。“十二五”期間,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指標將位居全國前列,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大幅提昇,文化產業對其他相關行業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文化產品和市場的輻射作用更加有力。全市文化產業計劃完成投資超過100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0%,2015年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成為支柱產業。
根據《規劃》,本市將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全市文化資源,利用與北京等周邊城市“一小時城市圈”交通優勢,放大“同城效應”,形成城市間文化資源共享和文化互動,打造北方文化資源集散基地、文化創意精品研發制作基地、文化產權產品交易流通基地、新興文化業態培育基地和文化金融融資基地。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立體影視、新興媒體、數字出版、動漫游戲、文化主題公園、高新技術印刷復制、廣告、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等新興戰略性文化產業,全面提高本市文化創新能力。
此外,本市還將深入發掘天津文化元素,做大做強“近代中國看天津”歷史文化、京劇曲藝等傳統演藝和以楊柳青年畫、泥人張等為代表的傳統民俗文化品牌。培育津版圖書期刊、津產影視劇、津版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品牌。加強對天津知名文化品牌的宣傳、策劃、推廣和保護。 (記者孫毅)
形成“四帶多點”文化產業布局
根據《天津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本市將發展完善“四帶多點”文化產業空間布局,其中四個產業帶包括中心城區都市文化產業帶、濱海新區開放型海洋文化產業帶、北部山區休閑旅游文化產業帶和周邊區縣民俗文化產業帶,開發利用區域優勢資源,形成特色突出、錯位發展的文化產業空間布局。
本市將發揮中心城區文化積淀深厚、文化設施完備、文化人纔集中、相關產業發達的綜合優勢,以海河為主軸線,形成老城傳統文化、文化創意產業等五大產業板塊。
本市要以建設國家級濱海新區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為重點,以海岸線為主軸、以海河中下游為縱深,形成海洋與濕地文化、港口與海洋工業文化等五大產業板塊。
本市將充分發揮北部山區自然和文化資源豐富、靠近京畿等獨特優勢,做大做強“山”文化。以薊縣為中點,向京、津兩大都市延伸,形成山地文化休閑旅游、革命傳統教育等四大產業板塊。
周邊區縣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廣闊空間,本市將挖掘整合用好這些資源,環繞中心城區形成多點發育、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重點培育古運河文化、古鎮文化等四大文化產業板塊。
本市將建設扶持一批文化產業項目
根據《規劃》,本市將建設濱海新區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園等重點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扶持天津創意街、C92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建設團泊文化產業示范區、華強主題公園、今晚文化名人會所等項目。建設和平區五大道近現代文化旅游街、河西區演藝博覽文化帶、河東區音樂街等特色文化旅游聚集區。
IMAX銀幕可達到20塊以上
根據《規劃》,本市將全面提昇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演藝娛樂等傳統產業,加快推進數字內容與動漫、文化創意園區、文化主題公園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發展文化會展、藝術品交易、文化旅游、文化用品制造等相關產業。
據介紹,本市將完成全市有線電視雙向網昇級改造,基本建成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開發整合廣播節目優勢資源,拓展廣播節目跨區域經營合作的領域和范圍。此外,本市還將加快電影院線建設和布局,每個區縣至少建設一個多廳數字影院,全市屏幕數達到300塊以上。
“十二五”期間,本市還將建成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國家影視網絡動漫實驗園、國家影視網絡動漫研究院等重大項目。建設中國天津3D影視創意園區,扶持鼓勵發展3D影視作品、3D游戲及其衍生品,放映立體電影的IMAX銀幕達到20塊以上。(記者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