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俗話說,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連日來,天津區縣一些大白菜種植戶與全國其他地方的農戶一樣,爲出現的全國性大白菜被賤賣而苦惱。武清區一位菜農告訴記者,今年大白菜產地銷售價格每公斤菜販只給0.2元,比往年低了很多,非但不賺錢,反而賠錢。面對每天還要僱人砍菜支出200元的費用,這位菜農苦惱地說,真想就讓這些白菜爛在地裏不收了。
市農業局蔬菜專家告訴記者,作爲基礎性蔬菜的大白菜、蘿蔔等雖然看起來不顯眼,市民也不一定每天都要消費,但它卻具有基礎性蔬菜的突出作用,對中低收入百姓來說作用更加明顯。如果大白菜價格上漲,其他蔬菜肯定要跟着上漲,因而有“白菜不穩,百菜難安”的傳統說法。當下要破解大白菜、蘿蔔被賤賣的困境,確保市場供應價格的穩定,就要多方開闢銷售渠道,外銷、深加工、冬儲多措並舉,其中冬儲應該列爲重要的一項。近日記者在一些涉農區縣採訪發現,冬儲大白菜卻面臨多重困境。武清區河西務鎮一位菜農說,農戶要冬儲只能自己挖地窖,不但存量有限,而且還特別麻煩。如果溫度控制不好,菜幫一爛整窖的白菜都要跟着爛掉了。就是溫度控制好了,也要定期下窖檢查,太麻煩了。如果有現代冷藏設備替代過去這種地窖式儲存就好了。靜海縣一家大型蔬菜批發市場負責人坦誠地告訴記者,儘管目前大白菜價格很便宜,但他們還是沒有冬儲計劃。原因有兩條:一是沒有相關部門下發的補貼資金,企業經營有風險。二是冬儲大白菜太麻煩,佔用場地大,翻曬用人多。
爲確保市民冬季蔬菜的正常供應,平抑菜價,近年來,本市商務部門採取了多種措施,在一些蔬菜批發市場等地建立了大白菜、土豆、蘿蔔等基礎性蔬菜的冬儲基地,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與之相對的是,一些涉農區縣和單位卻沒有及時跟進,建立自己的冬儲蔬菜基地,造成冬儲大白菜總體數量不足,對地產大白菜的消化量太少。蔬菜專家最後提醒種菜農戶,與種菜相比,冬儲大白菜還不是太麻煩,不能把自己辛辛苦苦種來的大白菜就這樣拋棄掉。本報記者陳忠權